面试热点 诗词大会( 二 )


2、sin A+ sin B +sin C=0, cos A + cos B+ cosC=0,请证明sin3A+sin3B+sin3C=3sin(A+B+C), cos3A+cos3B+cos3C=3cos(A+B+C)6月11日,南京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面试在南大仙林校区进行 。
面试根据学生报考的科系划分,每个考场有5名面试官,每次只面试1人 。
面试官会先让考生从1-5五个数字中挑选一个,随后选取对应的考题 。
考生有三分钟自述时间,然后面试官根据回答提问,共约八分钟 。
为公平起见,考生不用自我介绍,不允许穿校服 。
考生表示面试非常灵活,老师会根据考生说的内容延伸开去,完全即兴,没法准备 。
面试文科试题1、如何理解“我是我的记忆”这句话?2、享受人生是否是至高至上的美德?3、如今历史是冷门专业,你怎么看?4、过时的知识与技能应该保留吗?5、如何理解白日梦?面试理科试题1、输血时为何要配相应的血型?要求用专业术语回答 。
2、“向心力、离心力、科里奥利力这三种力,哪种是惯性力?3、一个平面能分成几部分,两个平面能把空间分成几部分,三个呢?四个呢?part 5 北京大学北大于6月11日进行了三大自主选拔的笔试环节,包括自主招生和筑梦计划的笔试、“博雅计划”中被评为优秀的学生的面试 。
北大2017博雅的面试内容有:1.社会公益和社会公害2.解读两个社会效应的名词3.关于中国人口政策沿革的思考4.集体行为逻辑和破窗效应 。
此大题还包含三道小题,比如举两个事例说明破窗效应,并说明解决破窗效应的条件 。
5.用3分钟说最想说的话北大2017自主招生笔试的试题由120道选择题组成,语文和英语各50道,数学20道,部分试题内容有:1.阅读理解材料为莫言的小说《奇遇》2.中文系考题没有选择题,只有作文题,字数和题材不限,题目自拟,考题为对高晓松的“诗和远方”的看法 。
part 6 清华大学清华自主选拔初试采取机考形式,全部为客观选择题,直接在计算机上做答 。
题型为:理科数学30题,物理20题,化学18题;文科语文12题,数学35题,历史20题 。
关于笔试考题,今年有明清时的自然经济瓦解、抗日战争、诗词等内容 。
今年的语文试题对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材料多出自社会热点或经典着作 。
今年的物理试题注重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还设置了部分内容来考查学生运用物理学基本原理来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问题的能力 。
今年的化学为新考查内容,讨论产生酸雨的原因及危害、食品中的增塑剂与人体健康等社会焦点问题 。
part 7 山东大学2017自主招生也于11日全面进行,面试的内容有:1.你有没有想过井盖为什么是圆的?(新闻专业)2.厕所和黑板到底有啥关系?(新闻专业)3.舰载机起飞时需要注意什么?(...
另类综艺清流《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是什么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是文化类综艺节目 。
文化类节目不仅要成为知识的载体,更要集趣味性、审美性于一体,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融入节目的主题选择、情景设置、规则制定等各环节,充分调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手段,诗情画意地展示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之美、境界之美、形式之美,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 。
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设计配以卷轴效果,让诗词在画面呈现中灵动起来,第一季以“草船借箭”为理念设计赛制,“战船”“射箭”妙趣横生,第二季“飞花令”对诗环节悬念十足 。
在传播手段上寻找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实现多屏联动,进一步推动全民互动,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媒体传播矩阵 。
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全程开启移动端,吸引了四五十万观众与现场选手同步答题、吟诗作赋,实现了以大屏带动小屏、以小屏深化大屏的传播效果 。
《见字如面》先将读信单曲放在互联网上引发裂变式效应,形成热点话题,随后在电视和网络上同步推出合集版,引发新一轮收视热潮 。
适应新的传播格局,电视文化类节目要主动出击,要素先行,使多样化的节目信息在网络社群中扩散、延展,获得更广泛的传播面和更强的受众黏性 。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为什么火了展开全部 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文化节目是当今各种低趣味综艺节目下的一股清流 。
无论是嘉宾还是选手,甚至主持人都是学识渊博,我对董卿姐姐更加敬佩了!今天的电视节目有好多确实应该被整顿规划,向中国诗词大会学习,既有活跃的气氛又复兴了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