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 诗词大会( 四 )


这使得节目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强化哲理的同时没有酸腐的道学气味 。
■第二季亮点改进赛制武亦姝若在首季也许走不到最后赛制的创新性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不仅仅可以选拔优胜者,还构成了本节目叙事结构的框架,是节目形成悬念和传播趣味点的重要手段 。
《中国诗词大会》则以独创形式的赛制结构 ; ;内循环搏击擂台赛博得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
节目通过海选形成现场百人团成员,百人团通过擂主争夺战形成当期擂主,攻擂失败者重新回到百人团 。
这种循环赛制使得比赛形成富有弹性的趣味结构 。
对于攻擂的选手来说,题目的难度实际上是把双刃剑 。
因为高难度的题目可以更多地击败百人团选手获得更高的分值,但也可能将自己打败 。
低难度的题目自己可以轻松驾驭,但可能无法获得攻擂的分值而导致自我淘汰 。
这样的场内循环打分结构,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 。
然而,这样的双刃剑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总决赛时就产生了爆冷门的情况 。
当时,李子琳从节目刚开始便像武亦姝一样因出色的诗词储备量和冷静的头脑获得了网友极大的关注 。
而后,李子琳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一直杀到决赛,却被在最后一期节目中首次攻擂的殷怡航击败屈居亚军 。
第一季结束后,很多观众感到大赛的赛制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因此最后的选手获胜名次难以服众 。
因此,第二季将赛制修改成积分制,比赛一共十场,前九场是通常的比赛,最后一场即第十场则是让前九场表现较优的守擂者、攻擂者和挑战者集中起来同场较量,然后决出整个大赛的获胜名次 。
之前,武亦姝被百人团突围而出的李宜辛刷下,原本很难再战,新的赛制成就了节目的同时也成就了武亦姝 。
新增环节飞花令强势圈粉无数除积分制外,第二季节目新增的飞花令等环节更是让今天的年轻观众大开眼界:原来今天玩的空当接龙的游戏结构,中国古代早已成型且玩得如此高雅 。
飞花令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
在本季《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组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为每场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不再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云春月夜等诗词中的高频字,在场上选手完成答题后,由选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团答题成绩的第一名,来到舞台中间,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
诗词大会过后,读什么诗词书,怎么读诗词书展开全部 《中国诗词大会》突然火了 热闹过后你有勇气读这些诗词书目吗? 最近,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突然火了!在综艺节目娱乐至死的大环境下,这个节目能够走红,产生热点话题效应,也算是一股难得的清流 。
据说很多观众追看这个节目,还跟着节目答题 。
女高中生武亦姝因为诗词对答如流,甚至被捧为满足所有幻想的才女 。
不过,节目热闹一时,毕竟已经结束了 。
如果对诗词不是出于三分钟的热情,而是真正有所兴趣的话,不妨静下心来读几本诗词著作 。
艺绽君也是资深诗词爱好者,在此斗胆给大家推荐几本书 。
从诗词入门,再渐入佳境,由浅入深,可能会让您对诗词产生别一番理解 。
您可能会说,不会推荐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吧?哈哈,这类书就算啦!艺绽君怎么好意思推荐给大家呢! 正如有人所言,“诗词大会”终究是竞技,而竞技类节目很容易产生“技术”的幻觉 。
比如看了《我是歌手》就去KTV飚高音,看了《汉字听写大会》,就赶紧去背字典 。
有言在先,我坚决反对两类人 。
一类人就是看了“诗词大会”,赶紧跑回家背诗词,摇头晃脑、装模作样;另一类人则是自己不读书,却逼迫小孩去背诗词 。
(这类家长该打三十大板!) 背点诗词,好不好?当然好 。
但不是死记硬背,不是为了炫耀,人不应是复读机 。
读诗词更多是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文化内涵,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 。
像节目中参赛的快递员老曹,诗词让他的枯燥的工作生活多了一份色彩,同时也深深感染了周围人 。
我想,即使他没有在比赛中胜出,也是真实动人的 。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才是读诗词的意义所在 。
下面开始荐书啦~~ 入门级别 说到诗词入门级别的书,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唐诗三百首》 。
即便是读《唐诗三百首》,也有各种版本的问题 。
艺绽君建议读中华书局出版的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