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还泪之说诗词( 二 )
天尽头 , 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 , 一杯净土掩风流 。
质本洁来还洁去 , 强于污淖陷渠沟 。
”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 , 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
这些 , 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 。
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 , 至三四 , 其凄楚憾慨 , 令人身世两忘 , 举笔再四 , 不能下批 。
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 , 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 , 批词通仙 , 料难遂颦儿之意 , 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 。
’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 , 散停笔以待 。
”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 。
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 。
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 , 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 , 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 , 才有必要强调指出 , 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 , 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 。
由此可见 , 《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
这一点 , 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 。
诗曰: 伤心一首葬花词 , 似谶成真自不如 。
安得返魂香一缕 , 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 , 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
《葬花吟》的第一节 , 写暮春之景 。
花儿急急地凋谢了 , 经风一吹变成了漫天的花雨 , 褪尽了娇艳的红艳 , 消逝了醉人的芳香 , 有谁去怜惜她们呢?柔弱的蛛丝飘荡在春日的台榭前 , 几时被风吹散呢?还有那飘零的柳絮扑进绣帘 , 是在乞求闺中人的怜惜么? 自古以来花便是女性的象征 , 以花喻人 , 以人喻花 , 诗词中常用此手法 。
《红楼梦》中的花与人也是对应的 , 牡丹对应宝钗 , 芙蓉对应黛玉 , 海棠对应湘云 , 杏花对应探春 , 老梅对应李纨 , 并蒂花对应香菱 , 桃花对应袭人 , 另外晴雯号称“芙蓉仙子” 。
由此诗中的花当指大观园的女儿们 , 花儿的凋谢也预示着她们的逝去 。
世人对待她们的消逝也如同对待花儿一样 , 谁会来惜取将残的红颜呢?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 女性的生命不过昙花一现 , 花开过后便要迅速飘落 , 任那些曾欣赏她们的人践踏 , 芳魂艳魄都将不存 , 留下的只是一缕尘香 。
“有谁怜”隐含了一段答语 , 世人春风都不懂得怜惜落花 , 对她们的逝去都是冷眼旁观 , 置之不理 , 懂得怜惜落花的只有黛玉了 , 自称绛洞花主的宝玉也不懂 , 将残红付与无情的流水 , 岂知流出大观园后便会被糟蹋 , 甚至比被人践踏更为悲惨 。
游丝之软 , 游丝之弱 , 不禁让人联想到黛玉的身世 , 出身于诗书之家 , 幼年丧母 , 父亲死后益发无依无靠 , 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像浮萍一样寄居贾府生命之软弱 , 不正如檐下飘荡游丝么 , 随时都有可能被风斩断 。
仅凭贾母的疼爱和宝玉的那份爱情维系着生命 , 怎经得日日夜夜的风吹雨打 。
王国维说“人生只似风前絮 , 欢也零星 , 悲也零星 , 都作江心点点萍” 。
落絮的人生 , 落絮的命运 , 天意如此 , 无可奈何 。
“落花”“游丝”“落絮” , 同样的飘零 , 同样的忧伤 , 同样的命运 , 同样的还有那花下的葬花人 。
第二节转而写人 。
暮春是个忧伤的季节 , 弹指间红颜衰老 , 百花凋零 , 无可奈何 , 惟有惋惜 。
黛玉本就多愁善感 , 加之对宝玉的误解 , 更是满怀忧郁惆怅 。
- 私人影院|私人影院按人数算还是房间算
- 春天|2022春天还要冷多久
- 春天|2022年春天是暖春还是冷春
- 武汉|武汉樱花5月还有吗
- ?武汉|为什么武汉3月还这么冷2022
- 夏至|2022夏至是夏天的开始还是夏天的结束
- 结婚|结婚三金一般买新的还是旧的
- 兔子|兔子是冬眠动物还是不冬眠动物
- 三金|结婚三金在大城市买还是老家买
- 哈密瓜|哈密瓜有些部位苦还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