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诗词特点

柳永诗词特点

柳永写词的艺术风格特点展开全部 柳永词作的风格,分为以下四个层面:一、清劲奇丽,文采风流柳永的才华艳发,英俊风流,潇洒浪漫中带有一种读书人所特有的清雅气质,这样的气质展现在词中,便是‘清劲奇丽,文采风流’ 。
所谓清劲奇丽,文采风流,便是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 。
像他那首《望明月》:明月明月明月 。
争奈乍圆还缺 。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
虽是写无限今昔的起兴情绪,但文采风流,清劲之气横溢,在清朗的月色中展现了一颗黯淡的心,而能够更引人入胜 。
二、通俗易懂,雅俗各具柳永的词多为白描文字、通俗文句,所以市井小民皆可喜而歌之,叶梦得《避暑录话》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
’指的便是柳永词的通俗,为大众所喜爱的现象 。
但柳永并不只有通俗化的表现,在他的词中,仍可发现不少镕铸点化古人陈句的的痕迹 。
例如《八声甘州》中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便是自谢朓‘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一句脱胎而出的,而这也是柳永的词还能得到文人雅士喜爱、雅俗共赏之因 。
不过,由于柳永通俗的词作不出男欢女爱的题材,这也是他为人所诟病之处 。
例如张炎称其‘为风月所驱使尔’、冯煦六十一家词话说他‘号为俳体,词多媟黩,有不仅如提要所云以俗为病者 。
’三、旖旎近情,尽态描绘为了适应市井生活和歌台舞榭的题材,柳永把他漂泊的生涯、旅中的愁绪和颓废纵欲的享乐,都大胆而赤裸裸的写进词中,这就突破了五代以来,保守而拘谨的词风,而创出旖旎抒情的作风 。
在四库提要中曾说道:‘盖词本是管弦冶荡之音,而柳所做旖旎近情,使人易入,虽颇以俗为病,然好之者终不绝矣!’可见其旖旎近情之风人 。
除此之外,他在歌妓情态上作了相当细腻的描写,使人不仅能从词中想见歌妓栩栩如生的模样,还能完全体会他们沦落的心情,这更有别于词发展早期,那含蓄委婉的描写之风 。
四、曲折委婉,中具浑沦之气我们检视柳永的词,会发现他的词看起来多半是曲折委婉,但仔细品吟,则会发现其中蕴含一种浑厚雄沦的气魄,这就是‘浑沦之气’,而这样曲折中带有浑沦的表现,尤其展现在羁旅行役的词作之中 。
宋翔凤乐府余论云:‘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有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倚声家当尸而祝之 。
’像他的名作《雨林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金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在委婉中有浑沦绵密的感受,不仅加强了委婉心情的描写,更展现了浑沦的另一种气魄 。
在柳永这几种风格之中,有些是配合生平转捩而有的转变,有些是他个人性格之展现,但无论如何,都还是他个人凝炼出来的文学展现 。
而词作中,也多半有数种风格并存,如果能仔细探索,会发现看似矛盾的展现,其实也是柳永独特成功的地方 。
在分析完柳永词作的风格后,接下来便要看看他的艺术特色 。
柳永的词作有相当独到之处,不唯是家学渊源给他的影响,还有他个人天赋的才能与后天的薰陶 。
在他作品的艺术特色上,我们简单分为下列六种:一、善于铺叙作慢词铺叙,是柳永最擅长的手法 。
我们知道慢词长调就是要以铺排的方式,将感情浓密的喷发,慢慢的开展出来,所以,善于铺叙,便成为柳永词作很大的特色 。
而我们看柳永的作品,以此抒情,情致缠绵,以此写景,景自如画 。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曾说:‘耆卿为世訾謷久矣,然其铺叙委婉,言近意远,森秀悠淡之趣在骨 。
’如刚刚提过的那首《八声甘州》,在层层铺叙中,由写景至抒情,由细微至恢弘,,正是善于铺叙的表现 。
二、尚白描尚白描包括两个部份,一个是直言无隐,一个是民间俚语 。
所谓直言无隐,就是说词中没有含蓄隐晦的语句,而能明白尽致的表现出来 。
在刘熙载艺概中曾说:‘耆卿词系密而妥贴,明白而家常,善于蓄势,有过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