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七 )


首先,我在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出用线绕,在直尺上滚等直接测量圆的周长后,我又引出新的问题: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小圆如何测出它的周长?甩球出现的圆能量出它的周长吗?使学生自我切实体会到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从而再去探索新的方法,这使得下头的学习有了驱动力 。我们说,要以学生为主体,其本质就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唤醒和激发 。
在接下来的引导中,我又较好地处理了圆的周长公式中,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关系 。探索圆的周长为什么要研究到圆的半径或直径?有很多案例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显得突兀 。在这节课中,我提出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当学生说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时,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你觉得是和直径有关系,说说理由好吗?这就唤醒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圆的半径(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再接下来的猜想、探索、验证自然、顺畅,有了根基 。
异常是在测量周长与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法,小组同学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有的用计算器计算 。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中,体会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从而导入圆周率的教学,明白圆周率的相关知识 。进一步推导出c=πd,c=2πr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到达突破难点的效果,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的合作本事、思维本事、异常是创新本事和实践本事也能够得到发展 。
另外,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 。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 。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合作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在《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中,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从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再通过小组合作测量、计算,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
可见,让学生再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体验和理解数学,让他们知道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
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
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问就是要学会问 。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有问题呢?教师必须启发学生主动想象,去挖掘去追溯问题的源泉,去建立各种联系和关系,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