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古诗词白居易( 五 )


湖东景色 , 令人流连忘返 , 最为可爱的 , 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
描写钱塘江潮景象的古诗文句 展开全部 宋代大文豪苏轼就写过“八月十八潮 , 壮观天下无” 。
北宋诗人王师道所写赞美钱塘江潮的诗句《十七日观潮》也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漫漫平沙走白虹 , 瑶台失手玉杯空 。
晴天摇动清江底 , 晚日浮沉急浪中 。
” “日落江湖白 , 潮来天地清 。
”这是唐代王维咏潮的诗句 。
它的大意是:夕阳西下了 , 晚潮涌来 , 江水猛涨 , 碧水和蓝天连成一片 , 好像春色充塞着天地 。
既写了海潮的巨大气势 , 又写了它特殊的壮观美 。
更多的还有范仲淹:海面雷霆聚 , 江心瀑布横 。
杜甫:天地黯惨忽异色 , 波涛万顷堆琉璃 。
王在晋《望江台》:海阔天空浪若雷 , 钱塘潮涌自天来 。
李廓《忆钱塘》:一千里色中秋月 , 十万军声半夜潮 。
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 , 头高数丈触山回 。
须臾却入海门去 , 卷起沙堆似雪堆 。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 , 鸣弦暂辍弹 。
府中连骑出 , 江上待潮观 。
照日秋空迥 , 浮天渤解宽 。
惊涛来似雪 , 一座凌生寒 。
李白《横江词》:海神东过恶风回 , 浪打天门石壁开 。
浙江八月何如此 , 涛如连山喷雪来 。
白居易《潮》:早潮才落晚潮来 , 一月周流六十回 。
不独光阴朝复暮 , 杭州老去被潮催 。
徐凝《观浙江涛》:浙江悠悠海西绿 , 惊涛日夜两翻覆 。
钱塘郭里看潮人 , 直至白头看不足 。
苏轼《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 , 壮观天下无 。
鲲鹏水击三千里 , 组练长驱十万夫 。
红旗青盖互明末 , 黑沙白浪相吞屠 。
人生会合古难必 , 此情此景那两得 。
愿君闻此添蜡烛 , 门外白袍如立鹄 。
杨万里《浙江观潮》:“海涌银为郭 , 江横玉系腰 。
” 毛泽东《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 , 雪花飞向钓鱼台 。
人山纷赞阵容阔 , 铁马从容杀敌回 。
...
忆江南3古诗的意思 白居易 江南好 , 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 最忆是杭州 。
山寺月中寻桂子 , 郡亭枕上看潮头 。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 , 其次忆吴宫 。
吴酒一杯春竹叶 , 吴娃双舞醉芙蓉 。
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 , 在杭州呆了两年 , 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 , 任期也一年有余 。
在他的青年时期 , 曾漫游江南 , 旅居苏杭 , 应该说 , 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 , 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 , 回到洛阳后十二年 , 他六十七岁时 , 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 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 , 实属不易 , 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 , 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 , 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 , 异色相衬 , 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 , 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 ,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 , 山青花欲燃” , 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 , 使诗意明丽如画 。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 , 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 , “夕照红于烧 , 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 , 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 , 红栏三百九十桥” 。
因而江南的春色 , 在白居易的笔下 , 从初日 , 江花 , 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 , 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 , 色彩绚丽耀眼 , 层次丰富 , 几乎无需更多联想 , 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