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三 )


5、由于太过投入铁罐的主角 , 课上教态显得略有生硬 。课后有老师向我提出教态要具有亲和力 , 语速再慢些 , 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会更好 。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 , 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 , 陶罐出土成为文物 , 铁罐却化为泥土 , 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 ,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 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 , 正视自己的短处 , 相互尊重 , 和睦相处 。教学中 , 抓住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 , 通过反复朗读 ,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 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 。
一、抓住对话 ,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 , 生动有趣 , 学生比较喜欢 。教学时 , 放手让学生自读 , 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 , 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 。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抓住“奚落”这个关键词 , 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 对“傲慢、轻蔑、和睦相处”等重要词语加以理解 , 以及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 , 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 ,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 , 我感到羞耻 , 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 , 傲慢无理 。通过“不敢 , 铁罐兄弟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 。在讲解“轻蔑”一词 , 我查阅了资料 , 利用字理理解 , 让学生感受这个蔑字 , 还让学生透过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 从而理解文本 。这也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 , 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对于学生正确全面认识陶罐和铁罐有很大的帮忙 。
二、关注提示语 ,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
第三组对话 , 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寻找提示语了 , 但这一组恰恰没有 。于是 , 我加入了提示语的填空 , 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本身的内容和标点符号 。学生以前积累过一些描写生气的词语 , 如:火冒三丈、怒气冲冲、怒发冲冠、暴跳如雷等 , 这时 , 他们迁移了以往积累的词语 , 并通过朗读 , 体会人物神态和内心活动 , 此时学生已经关注到了提示语的重要性 。为今后的习作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