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唱歌的小瓶子》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四 )


(二) 目标来源与依据
目标来源于此次活动的设计意图,目标的确立则是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纲要》指出,要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指南》也指出,3-4岁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
三、对活动准备的分析
此次活动准备充分,在材料准备方面,教师提供了“石子、海绵、布头、纸团、豆子、花生”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 。而在经验准备方面,空瓶子来源于生活,所以对于幼儿来说听瓶子发出声音并不陌生 。
四、对活动过程的分析
(一) 分别从教师、幼儿层面来看 1.从教师层面来看
活动中,教师以“小瓶子”为探究的载体,引导幼儿探索让小瓶子发出声音的办法 。教师提供了“石子、海绵、布头、纸团、
豆子、花生”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尝试制作“会唱歌瓶子” 。这充分体现教师尊重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 。活动的设计组织遵循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将科学探究融入有趣的拟人化情境,给与幼儿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探究发现在前,及时观察、分享、提升幼儿探索的经验,鼓励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 。另外,教师在提问时采用的是启发式方法,具有适宜性和有效性 2.从幼儿层面来看
首先从幼儿对教育活动参与度和情感态度来看,在整个活动进行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学习与探索的热情也很高 。同时,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能动性,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经验 。其次,从幼儿在教育中的互动程度来讲,师幼及生生互动比较频繁,如师幼分享自制的“会唱歌的小瓶”,引导幼儿分享操作经验等等 。第三,从幼儿学习方式来看,以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探索为主,让幼儿探究发现在前,及时观察、分享、提升幼儿探索的经验,鼓励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究分享中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 。
(二) 对活动重难点的分析
从教案可知,该活动重点为: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因此,重难点确立均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和适宜的发展 。如听空瓶子发出声音和自己让瓶子发出声音是小班幼儿生活中已有经验,但运用其他更多的方法让瓶子发出声音,以及制作“会唱歌的瓶子”,比较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对于幼儿来说,则是其新知识,所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挑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