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一课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副其实,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前,我深挖课文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明确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原因:其一,是因为生态环境好(榕树很大,很茂盛,周围是河流,气候适宜 。);其二,是因为这儿的人好(农民不许人捉它们 。)同时生态环境好又有人为的因素 。在教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 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学生乐学、乐思 。
在教学“大榕树”和“众鸟纷飞”的部分时,我都请学生们自主阅读,说感受到了什么,喜欢那些句子和词语 。学生们先是自己用笔勾画,接着又自由朗读起来,有时又听下来思考 。我惊喜地发现在他们自由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乐学、乐思,表明他们已经不再是单纯喜好热闹的小朋友了,他们已经拥有自己的阅读经历,有了一定的阅读欣赏水平 。
二、 自由交流,相互促进 。
在学生自主阅读后,我请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了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文中的关键词句 。例如: “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句是本文的难点之一 。在学生读书思考、小组交流,倾听学生富有创意的发言之后,进一步用课件展示图片加以突破,同时发挥教师自身语言的优势进行范读加深学生的体验:“这株老榕树已经有500岁了,但她还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跳动着绿色的精灵,闪动着生命的光辉 。这是一株大树,这更是一首蓬勃、宁静、壮美的生命赞歌 。”阳光照耀着满树翠绿的叶子,每个叶片都闪烁着熠熠光辉 。充满动感的画面配以精当优美的描述,大榕树涌动的生命活力人目入耳人心,难点亦随之突破 。学生在朗读后谈出了自己的感受,看法 。是每位同学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达到了很好的阅读效果 。
课后,我有如下几点反思:
一、 挖掘教材,培养问题意识
课文一开始,我以天堂为美点,请学生们质疑课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但是,当这些问题解决后,我紧接着又提出了问题,请学生们思考 。如果此时能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这样学生会更有兴趣去阅读文本,并且积极思考,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切实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 。再继续引导,“这么的多问题,你认为先解决哪个问题比较合适呢?”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阅读的思路,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为学生走向主体性、走向自主探究作了潜移默化的诱导 。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起来也就自然会兴趣浓厚,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