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工作总结

初到工地,对工地的一切都不是很了解,导师吴杰带我参观了整个工地,本工地为居民小区,共22栋楼,1-6号为商业楼,7-22为居民楼 。参观完工地导师又带我参观了项目部,对项目部人员及个个工长对我进行了一次介绍 。随后的几天,我先对每个楼的图纸进行了初步了解,并且跟组员进行了放线工作,一开始连最基本的弹线工作做的都不是很好,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知道了弹线的基本要领,点一定要对好,先一定要抻直,拉线一定要用力,弹之前确保两点之间没有扛线挂线的地方以免出现误差 。弹偏弹弯的线要及时刮去重弹 。构造柱弹完之后应用自喷漆在柱子角和拐弯的地方进行标注,以免钢筋工下料出现错误 。所有线放完之后,配合监理部门进行核对验收,在验收过程中通过对比图纸,检查到了几处墙和柱子移位以及尺寸不对的地方并进行了改正 。
工作之余,我还了解了有关后浇带和变形缝的相关知识 。
在通常情况下,当砌筑墙体长度超过40~60m时,按规范要求应设置贯通的后浇施工缝 。当地面有建筑时,后浇带的设置应该根据地面建筑的要求确定,预留宽度为800~100mm 。后浇带宜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天后,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配合比应该由试验确定,强度需高于两侧混凝土一个等级 。因为,后浇带留置的时间比较长,积存的建筑垃圾、杂物比较多,所以,必须要专门安排人员负责清理干净 。施工前,将接缝处的砼凿毛,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水泥浆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加以覆盖并浇水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
设置变形缝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因收缩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沉降引起的裂缝也称为沉降缝 。人防地下室的出入口与主体结构连接处一般设置沉降缝,是人防工程变形缝的主要形式 。主体与室外出入口因基坑开挖深度和地基承载力的不同而造成沉降不均匀,导致橡胶止水带撕裂或沉降缝隙过大而难以修补 。因此,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埋设好的止水带由专人全数检查,保证沉降缝的施工质量 。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 。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 。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
沉降缝: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 。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 。缝宽一般为30~70毫米 。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 。借以避免各段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裂缝 。通常设置在建筑高低、荷载或地基承载力差别很大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在新旧建筑的联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