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十 )


2、傣族的节日主要有开门节、关门节、送龙节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们认为互洒清水可以消灾弥难,互相祝福 。节日里还举行堆沙、丢包、放高升,赛龙舟等活动 。
3、漫话竹楼: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 。顾名思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 。西双版纳是有名的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 。
〖阅读在线
绿色的竹楼
西双版纳,一片翠绿 。那儿的房屋很怪,不用砖,不用石,是用绿色的竹子建造的 。竹楼是悬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撑着 。把竹楼架高,不但能防潮,还能在楼下养牛喂猪呢!据说,这种建房子的办法,还是当年诸葛亮教给傣族人的呢!
进竹楼,先得把鞋脱下放在楼梯边,光着脚走在用竹子铺着的地板上,凉丝丝怪舒服的 。人们盘腿坐在竹楼里火塘边的竹席上 。老年人手拿一根二尺来长的大竹筒把一根小竹签在火塘里点燃,嘴斜着埋进竹筒里,呼噜噜地抽着 。原来这是水烟筒 。吃饭时,人们围坐在竹编的圆桌旁 。摆在桌上的菜更新鲜 。什么蚂蚁蛋拌酸笋啦,油炸青苔啦,而鸡肉是用香茅草裹着在火上烤熟的 。
走出竹楼,满眼是绿树、鲜花,连围寨子的墙,都是长得又高又绿的仙人掌 。
西双版纳真是绿色的土地 。
【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我采取了让学生在读中思考的方法进行朗读,学生在边读中边开动了脑筋,并提出了关于课文内容的、关于课文中词语运用的一些相关问题 。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比如:周总理为什么会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关于课文语言运用的问题比如:课文说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为什么不能说火红的地毯而用 鲜红的地毯 。通过学生自己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既可以在朗读中理解课文作者写作的用意,达到自己学懂、学会的目的又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敏感性,让他们在朗读中,品味中懂得怎样使所运用精妙的语言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课前透视】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 。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