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亡妻的诗词 贴吧

悼念亡妻的诗词 贴吧

悼念亡妻的诗词展开全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
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
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
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
江 城 子苏 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创作背景: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
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 。
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
”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
...
悼念亡妻亡夫的诗词展开全部比较著名的除了楼主所举例的外,还有……(就我所知) 悼亡诗 ——潘岳·魏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
僶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
【作者】: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世称潘安,我国晋代著名文学家,中牟县大潘庄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
”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
” 他少年时即以才颖见称乡里,十二岁即能行文作诗,被乡里称为奇童 。
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潘安往往与陆机并称,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
【背景】: 据说,潘岳的妻子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 。
潘、杨两家原是世交,潘岳十二岁时第一次见到杨氏的父亲杨肇,杨肇很喜欢这个聪颖过人的美少年,便把自 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了他 。
潘岳十二岁时与杨氏订婚,结婚之后,夫妻两人大约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杨氏于晋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卒,当时不到五十岁 。
潘岳 夫妇感情很好,杨氏去世后,潘岳除过《悼亡诗》三首外,还有《杨氏七哀诗》等 。
潘岳所做《悼亡诗》一共三首,分别作于杨氏去世的下一年的春天、秋天和冬天 。
其二首分别为:其二皎皎窗中月 。
照我室南端 。
清商应秋至 。
溽暑随节阑 。
凛凛凉风升 。
始觉夏衾单 。
岂曰无重纩 。
谁与同岁寒 。
岁寒无与同 。
朗月何胧胧 。
展转盻枕席 。
长簟竟床空 。
床空委清尘 。
室虚来悲风 。
独无李氏灵 。
髣髴覩尔容 。
抚衿长叹息 。
不觉涕沾胸 。
沾胸安能已 。
悲怀从中起 。
寝兴目存形 。
遗音犹在耳 。
上惭东门吴 。
下愧蒙庄子 。
赋诗欲言志 。
此志难具纪 。
命也可奈何 。
长戚自令鄙 。
其三曜灵运天机 。
四节代迁逝 。
凄凄朝露凝 。
烈烈夕风厉 。
奈何悼淑俪 。
仪容永潜翳 。
念此如昨日 。
谁知已卒岁 。
改服从朝政 。
哀心寄私制 。
茵帱张故房 。
朔望临尔祭 。
尔祭讵几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