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蝉的古诗词

关蝉的古诗词

关于蝉的古诗词蝉朝代:唐代作者:虞世南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蝉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蝉朝代:唐代作者:张乔原文: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
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
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 。
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
蝉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原文: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 。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 。
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
蝉朝代:唐代作者:罗隐原文: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
关于蝉的古诗词名句展开全部 蝉朝代:唐代作者:虞世南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蝉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蝉朝代:唐代作者:张乔原文: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
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
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 。
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
蝉朝代:唐代作者:陆龟蒙原文: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 。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 。
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
蝉朝代:唐代作者:罗隐原文: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
...
描写蝉的古诗词展开全部 描写蝉的古诗词:虞世南的《蝉》 。
作品原文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白话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
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 。
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
【赏析】: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
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 。
垂(ruí音近于“锐”),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
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
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
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 。
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
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
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 。
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 。
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
【作者】字伯施,余姚人 。
沉静寡欲,精思读书,至累旬不盥栉 。
文章婉缛,见称于仆射徐陵,同是有名 。
在隋,官秘书郎,十年不徙 。
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 。
太宗践祚,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 。
卒谥文懿 。
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