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色的诗词

姿色的诗词

描写女子美貌的诗词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
——诗经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
——宋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
柔情绰态,媚於语言 。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
——曹植翩如浮云,矫若惊龙 。
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
——刘与义梦笑开娇靥,眼鬟压落花;簟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
——萧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
——王昌龄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 。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李白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 。
——杜牧鬓云欲度香腮雪 。
照花前后镜,花面相交映 。
——温庭筠佳人自鞚玉花骢,翩若惊燕踏飞龙 。
——苏轼眼波才动被人猜 。
——李清照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 。
——汤显祖面若中秋之色,色如春晓之花 。
(宝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
(黛玉)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
(宝钗)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
(凤姐)——曹雪芹诗经?卫风?硕人
写一句歌咏花的姿色、姿态、芬芳或精神的古诗句〔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描写唐朝女人姿色的词语亭亭玉立tíng tíng yù lì[释义]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 。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语出] 《北齐书·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
”[辨形] 亭;不能写作“停” 。
[近义] 袅袅婷婷 风仪玉立[反义] 其貌不扬[用法] 用作褒义 。
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
[结构] 偏正式 。
...
形容女子倾国倾城的诗词 1.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
2. 罗带双垂画不成 。
殢人娇态最轻盈 。
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 。
3.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
4.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
5.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
6.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佳人相见一千年 。
7.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
8. 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
9.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
10. 天生倾国倾城色,玉质孤高卓不群 。
1. 出处:《佳人》唐代:杜甫译文:有位举世无双的美人,隐居在空旷的山谷中 。
2. 出处:《鹧鸪天·佳人》宋代:苏轼译文:双双垂下的“罗带”飘柔而美丽,连画都比不上 。
娇艳的姿色迷人,飘然得不能再轻盈了 。
洁白细嫩的手指,轻弹琵琶,发出如“水面冰”滑的声音 。
3. 出处:《洛神赋》魏晋:曹植译文: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 。
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 。
4. 出处:《美人梳头歌》 唐代:李贺 译文:西施般的美女拂晓还做着梦在清冷的纱帐中,芳香的环形发髻半覆着沉檀枕,蓬蓬松松 。
5. 出处:《李延年歌》两汉:李延年译文:北方有位美丽姑娘,独立世俗之外 。
6. 出处:《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译文: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 。
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
7. 出处:《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译文:在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艳,如李花般清丽 。
8. 出处:《陌上赠美人》唐代:李白译文:车中美人笑着撩起珠帘,遥遥指向前方红楼说那是我的家 。
9. 出处:《荷花》清代:石涛译文:知道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
10. 出处:《昭君辞》南北朝:沈约译文:王昭君天生倾国倾城,皮肤细嫩,性格孤傲 。
描写女子美貌的诗词展开全部 沉鱼落雁 羞花闭月 美若天仙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