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百度文库( 二 )


后来,苏轼及苏辙均拜欧阳修为师 。
东坡在赴京考试以前,已经在家乡结了婚 。
苏轼母亲程氏,在嘉佑二年四月生病去世,苏家嘉佑四年,丧期已满,父子三人再度塔船循泯江、长江水路赴京都 。
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这一年举行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谦科的考试 。
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人选 。
制科的成绩分为五等考核,在宋朝尚无以一、二等的成绩考中之例,通常都以三等为最高分 。
相传当时仁宗曾满心喜悦地向皇后曹氏说道:"肤为子孙得两宰相 。
"仁宗所说的两人就是指苏轼和苏辙 。
苏家两兄弟一心所期待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登上宰相之位,他们的亲苏洵也为此欣喜不已 。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也就是知府的助理官,相当于副知府 。
去上任时,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通往西边的郑新门才依依不舍地与兄长分手道别 。
后来苏轼把当时所作的一首 《留别诗》收集在自编《东坡集》四十卷的卷首,表示这首诗是自己的处女作 。
他在凤翔府判官任内的第二年春,由于很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旱灾使百姓们生活困难 。
后来奉上级的命令到太白山上求雨 。
后来果然下雨了,于是就在扶风官舍的北边筑了一个亭子,名?quot;喜雨亭",他也有感而发的为这件事作了"喜雨亭记",并以轻快的笔调抒发了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 。
三、反对变法 英宗继位以后,韩琦做了山陵使,他表面上爱护苏轼,其实有点妒忌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办事格外小心 。
为了应付山陵的需要,他编了不少木筏、竹筏,想顺渭水东下,可是水太浅,木筏便停滞住了,他非常着急,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才设法运出 。
后来又碰上西夏人侵,边境上的老百姓非常恐慌,他日夜奔波,供应军粮民食,十分的辛苦 。
除了疲于工作,苏轼还得应付官场上的种种关系 。
由于之前所学...
古诗词赏析鉴赏古诗读得多的话,一看就知道作者是啥意思 。
你现在估计还没到那一步吧,呵呵,你想看懂古诗至少要分析思考一下吧?所以对于你来说要掌握点分析技巧 。
比如寻找诗眼就是个很好的技巧,找到了诗眼就等于知道了“中心思想”,其余部分基本是围绕诗眼来写的 。
拿第一首诗来说,穷参直悟西来旨这句就是诗眼,或者说参悟二字是诗眼,至于西来旨有个典故,不知道也不要紧的,反正这句是说参悟到了什么东东 。
所以第一首诗就是赞扬僧人潜心修行的,诗人写东写西、来来去去都是围绕这一主题 。
又如,分析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也是很重要的技巧 。
诗人总会讲自己的主观感受或感情色彩寄托其中,通过分析形象,可以揣摩诗人的心情和思想倾向 。
这首诗中的幽草、垆香、船灯和落叶月亮什么的给人幽美、愉悦、寂静、肃穆的感觉吧,这正是诗人看僧人修行的主观感受,诗人不能直说,直说的话效果差,缺乏感染力的,诗人唯有通过各种形象来表达,才能打动读者 。
当然还有一些分析的技巧,比如琢磨写作背景,包括作者生平主张身份境遇时代背景等等 。
这也很有用的,有时候知道了背景即便不看作品也能猜到主题思想,呵呵 。
不过这道题没有提供写作背景,那就算了 。
第一首 我已经帮你稍微分析了下,第二首你自己来好了 。
...
现代诗歌赏析展开全部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在迷恋和期待中成长 ———穆旦的《春》赏析 徐贤友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
蓝天下,为永远的迷迷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 。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
在穆旦的《春》里,我们读出了一个别一样的“春天”:它是醒来,是第一次的诞生和再生,但也是欲望与沉迷的诱惑;是飞扬的歌声敞开的欢乐,也是沉滞的泥土与紧闭的肉体;是燃烧、分散、反抗,也是散乱之后的新的组合与新生 。
它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是诗人春心的萌动和诗心的勃发,是黎明、早春、二十岁的青春的融合 。
他们恰如光、影、声、色的赤裸与感官和思想的荡漾,它们新的组合的出现会更美、更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