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百度文库( 四 )


在诗歌鉴赏中,举一例运用象征的实例,并作赏析象征 。
西方人说,没有象征就没有诗歌 。
我们理解的“象征”大体说来应该对应于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理论的“托物言志” 。
象征这一手法,关涉的是诗中形象的明暗两个涵义:实者而言就是指诗人所道眼前之景物,虚者而言指眼前景物之外蕴涵的与景物有本质相似点的某种品格 。
鉴赏就是要往形象深处挖掘,指出这种形象暗含的品格 。
例如,看见“鹰”,仅仅理解为鹰是不够的,还要看到蕴涵在鹰这种动物形象之内的刚健精神;同样,马也不一定仅仅是一种驮载动物,也不仅仅是一种带有奔驰、速度、健美等精神涵义的载体,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
下面同一位诗人写的两首诗中的“马”的象征意义,两首诗中的马是否具有相同的品格 。
马 诗 (李 贺)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
其五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
何当金络脑,快走路清秋 。
很明显,这里的“马”已经不仅仅是一匹现实生活中的客观的驮载动物,而是有了人格化的东西寓于其中 。
其四中以马喻己,自命才性非凡堪负重任;其五则表达了壮士在边关未靖奇才未伸的跃跃欲试的情怀 。
李贺有23首《马诗》,全部借马喻志各有寓意 。
与臧克家笔下的勤恳务实、忍辱负重的“马”也有明显的不同 。
这是诗人对同一种外物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的结果 。
诗歌赏析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 。
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
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
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

【诗词赏析 百度文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