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无眠百思愁诗词( 五 )


至于“说”了些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
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给予补足 。
【评解】白居易的五七言绝句,共七百六十五首,约占全部诗作的百分之二十七 。
本诗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 。
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
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有异曲同工之妙 。
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 。
”这议论并不确切 。
二者各有独到之处,不必抑此扬彼 。
2、高适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
【赏析】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 。
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 。
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 。
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那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 。
“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近,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 。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 。
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
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 。
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竟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 。
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 。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 。
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 。
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 。
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 。
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不的诗方能感而不伤3、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注释】1、举:抬 。
①夜思:一作“静夜思” 。
郭茂倩(qian欠)把它编入《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 。
以...
表达思念朋友的诗句?表达感情深的兄弟展开全部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 。
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
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
2 。
、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 。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