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骏马的诗词( 四 )


有一次,伯乐经过虞阪,眼睛一亮,看见一匹千里马;但是这匹马却被人当成劣马,用来拉车 。
伯乐觉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泪如雨下 。
这匹马彷佛也知道伯乐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连连嘶叫起来 。
伯乐有一个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会相马 。
有一次,他找来了一匹骏马,告诉秦穆公说这是黄色的雌马 。
秦穆公牵来一看,却是一匹栗色的雄马,不禁大失所望 。
事后,穆公对伯乐说:「方九皋连雄马、雌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么可能看得出马的好坏呢?」伯乐不以为然,他认为方九皋看重马的内在精神,而不重外形 。
穆公听了,再牵出马仔细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 。
人们常把具有赏识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乐,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马,这就是「伯乐相马」 。
马后炮一马当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在衣裳马在鞍;风马牛不相及马到成功;千军万马按图索骥;伯乐相马一马不跨双鞍 。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人奔家乡马奔草 。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
人要炼,马要骑 。
人是衣裳马是鞍 。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
千里骡马一处牛 。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
马至滩,不加鞭 。
马行十步九回头 。
马屁拍在马腿上 。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
马群奔驰靠头马 。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
牛头不对马嘴 。
(驴唇不对马嘴)心急马行迟 。
因马而成的词汇:马刀:骑兵使用的刀,长约1米,用以在马上斩劈和徒步格斗 。
马力:一种计量功率的单位 。
1马力等于在1秒钟内完成75公斤/米的功,也等于0·735千瓦,或称公制马力 。
马上:即时,立刻的意思 。
马车:用马挽拉的车辆 。
马甲:马的护身甲;有的地方把背心叫马甲 。
马市:唐代以后的封建政府以金帛或茶盐等同少数民族换马的市场 。
马兰草: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马头:船只停泊处,今天叫"码头" 。
马达:却电动机,是英方motor的音译 。
马戏:古代的一种技艺,演变成现代的各种驯兽表演和杂技表演的统称 。
马枪:即骑枪 。
马军或骑兵使用的截武枪 。
马球:骑在马上击球,追球的一种运...
关于“马”的诗句有哪些?1、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释义:只见一架小桥,桥下一弯秀水,潺潺流淌,水边桥头,几间小屋错落有致 。
在一条黄尘漫漫、秋风飒飒的古驿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精疲力竭的马迟缓地走着 。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登科后》释义:得意的人连马都跑得快,一天就能观赏完整个长安城的花 。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释义: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
4、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八》释义:骏马赤兔没人用,只有吕布能乘骑 。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释义: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
6、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
——《诗经小雅车攻》释义:马儿萧萧地长声嘶叫,旌旗悠悠地随风飘摇 。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出塞二首》释义: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
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王维《观猎》释义: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锐敏捷的鹰眼,积雪溶化了,飞驰的马蹄更象是风追叶飘 。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释义:友人已经出发很久,而诗人依然站在雪地里,久久望着友人远去的马蹄印而不愿离去 。
10、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释义: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 。
为什么古人的诗词中经常出现马?马在我国古代是一种用来作为代步工具的动物,也是速度的象征,古代的诗人们常常都乐于描写这种动物,因为它们非常高大而且威武,给人一种气势的感觉和雄伟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