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面的历史典故怎么写?

匠石运斧——学会合作
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 , 鼻子尖上沾了一点白泥巴 , 这层白泥巴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 。请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 。工匠石挥动斧子 , 只听见一阵风响 , 手起斧落 , 白泥巴削得干干净净 , 鼻子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 。那个被削的人神情自若 , 一点儿也不感到害怕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后 , 就把工匠石叫了来 , 说:“你再削一次让我看看吧!”工匠石说:“我的确是会削的 , 但是 , 那个敢让我削的人已经死去很久了 。”
解析:不管做什么事 , 都要有好的搭档 。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搭档 , 要把本领发挥出来便很难 。

《庄子》里面的历史典故怎么写?


邯郸学步——人不能妄自菲薄
赵国都城邯郸的人 , 擅长行走 , 不仅步子轻快 , 而且姿态也非常优美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 , 千里迢迢来到邯郸 , 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 。结果 , 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 , 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 , 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
原文:“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 , 未得国能 , 又失其故行矣 , 直匍匐而归耳 。”(《庄子·秋水》)
解析: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 , 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 。不仅学不到别人的优点 , 反而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现在我们的社会上 , 邯郸学步的事情随处可见 。看到西方的东西好 , 马上去学 , 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藏却不去问津 , 甚至以之为过时的迂腐教条 , 岂不是邯郸学步吗!

《庄子》里面的历史典故怎么写?


鹏程万里——坚持梦想不怕冷嘲热讽
远古有一种鸟叫作鹏 。大鹏鸟的背像泰山那样高 , 飞起来的时候 , 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 , 大鹏鸟向南海飞去 。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击水而行 , 扇一下就是三千里 。它向高空飞去 , 卷起一股暴风 , 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 。它飞出去一次 , 要过半年才飞回南海休息 。当它飞向高空的时候 , 它的背靠着青天 , 而云层却在它的下边 。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鸟雀 , 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 , 这么远 , 很不理解 , 就说:“他还想飞到哪里去呢?我们往上飞 , 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 , 我们在蓬蒿飞来飞去 , 也算是飞到边了 。大鹏鸟究竟想飞到什么地方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