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200字( 五 )


”途中遇雨 , 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 , 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 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 。
雨点穿林打叶 , 发出声响 , 是客观存在 , 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
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 , 是前一句的延伸 。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 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
徐行而又吟啸 , 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 , 更增加挑战色彩 。
首两句是全篇主脑 , 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
“竹杖芒鞋轻胜马” 。
先说竹杖芒鞋与马 。
前者是步行所用 , 属于闲人的 。
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 , 途经庐山 , 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 , 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 , 人人识故侯 。
”用到竹杖芒鞋 , 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 。
而马 。
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 , 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 。
两者都从“行”字引出 , 因而具有可比性 。
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理 , 用一个“轻”点明 , 耐人咀嚼 。
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 , 轻巧 , 轻便 , 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 , 拖泥带水的 , 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 。
那么 , 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 , 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
何以见得?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 , 是达则兼济天下 , 穷则独善其身 。
苏轼因反对新法 , 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 , 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 , 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 , 得免一死 , 谪任黄州团练副使 , 本州安置 。
元丰三年到黄州后 , 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 , 深自闭塞 , 扁舟草屦 , 放浪山水间 , 与樵渔杂处 ,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
”被人推搡漫骂 , 不识得他是个官 , 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 , 人人识故侯” , 则是从另一方面表达同样的意思 。
这种心理是奇特的 , 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 。
“官”的对面是“隐” , 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 , 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 , 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 , 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 。
”(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 , 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 。
这里的“一蓑烟雨” , 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 , 而是说的心中事 。
试想此时“雨具先去 , 同行皆狼狈”了 , 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 , 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 。
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 , 到九月作《临江仙》词 , 又有“小舟从此逝 , 江海寄馀生”之句 , 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 , 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 , 放浪山水间 , 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 , 他是这一种心事 , 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 , 用语虽或不同 , 却可以彼此互证 , “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 , 也是可以了然的 。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 , 是写实 。
不过说“斜照相迎” , 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 。
词序说:“已而遂晴 , 故作此 。
”七个字闲闲写下 , 却是点晴之笔 。
没有这个“已而遂晴” , 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 。
写晴 , 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 。
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 , 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 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