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告别官场的诗词(11)


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
王孙指诗人自己,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
认识古人寄情山水的意义 自然山水对中国人的意义实在是太大了 。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中国人这样领悟于山水、寄情于山水、皈依于山水了 。
人们最早对山水的兴趣,应当在山水的神秘性上 。
在先民那里,自然被赋予了无所不能的神灵概念,山水以它的神秘莫测使人们对它持有敬畏之心 。
这种观念实际上也一直传承下来了,如说“山无大小,皆有神灵 。
山大则神大,山小则神小”(《抱朴子?登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只是后代的诗文对此的表现越来越弱,或者说不是唯一的主题 。
先秦时期,儒家主要强调“君子比德” 。
从山中见“仁”,从水中见“智”,或者说山是仁的表现,水是智的表现,这就是比德 。
秦汉之后,人们更多地是从自然生命状态与人的生命状态的对应关系上寄情山水 。
望春山而生欣然之意,观秋树而生凋零之叹 。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
”“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 。
”(刘勰)说到寄情山水,是不能忽略柳宗元的 。
他的《永州八记》是古代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