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告别官场的诗词( 七 )


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
”(《三国志 。
先主传》)而孙权堪与二者鼎立 。
此处四句写地灵人杰,声情激昂,其中隐含作者满腔豪情 。
“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二句有慨叹,亦有追慕 。
恨不能起古人于九泉而从之的意味,亦隐然句中 。
结尾数句为第三层,是将以上两层意思汇合起来,发为更愤激的感慨 。
“楼观才成人已去”承上怀古,用苏轼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这里是说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 。
“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伤,由人及己,“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
综此二者,于是词人得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结论:人间哀乐从来循环不可琢磨(“转相寻”),“今犹昔” 。
这结论颇带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对命运无法解释的解释 。
更是作者对命运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叹 。
词中一方面表示倦于宦游——“笑尘劳、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怀古代英雄业绩,深以“旌旗未卷头先白”为憾,反映出作者当时矛盾的心情 。
虽是因江行兴感,词中却没有着重写景,始终直抒胸臆;虽然语多含蓄,却不用比兴手法,纯属直赋 。
这种手法与词重婉约、比兴的传统是完全不同的 。
但由于作者是现实政治感慨与怀古之情结合起来,指点江山,纵横议论,抒胸中郁闷,驱使古人诗文于笔端,颇觉笔力健峭,感情弥满 。
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自具兴发感人力量 。
●满江红·题冷泉亭 辛弃疾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
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 。
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 。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误 。
山木润,琅玕湿 。
秋露下,琼珠滴 。
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
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
辛弃疾词作鉴赏 作者在南归之后、隐居带湖之前,曾三度在临安做官,但时间都很短 。
乾道六年(1170)夏五月,作者三十一岁时,受命任司农寺主簿,乾道七年春山知滁州 。
这段时间是三次中较长的一次,本词可能就是这次在杭州作的 。
冷泉亭在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下,为唐剌史元所建 。
白居易《冷泉亭记》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
有哪些惊艳到你的古诗展开全部 有哪些惊艳到你的古诗?近来所读最惊艳的古诗当属《形影神(并序)》,形式奇特,别具一格 。
三首组诗依次为《形赠影》、《影答形》、《神释》 。
此诗为陶渊明自剖之语,分别以形、影、神三者为依托,表现三种人生观 。
“形”指的是人的形体;“影”指的是人的影子;“神”指的是人的精神 。
1.“形”感叹自然万物之长久不绝,主张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 2.“影”感叹身没影灭,但身没名或可存,因此主张“立善”求名以不朽;3.“神”有感“形”“影”二者的苦恼,提出解决之法——顺其自然 。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
形影神(并序)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 。
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 。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
无论贵贱贤愚,世俗之人莫不奔波劳碌,吝惜生命,以求长生或留名 。
余对此行为甚感困惑 。
因此极力陈述形、影二者对这个问题的感慨之辞,最终神通过辨析自然之理来开释它们 。
希望对此事甚为关心的君子,能够从诗中获取真义!一、《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
天长地久,永恒不灭;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永远不会变更 。
草木虽有生命,因受霜露的影响,却不能像天地、山川之永恒不灭;然而也获得了从茂盛到枯萎,从枯萎又重新焕发生机的恒久不变之理 。
人虽为万物之灵,但却不能像草木得自然之常理 。
不久前还存在于人世间,转眼去羽化永不复还 。
世上少了一个人,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那亲戚朋友又是否会思念你呢?亲戚朋友一看到你生前使用的物品,只能睹物思人无限伤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