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诗词 名句( 三 )


以送别为主题的诗句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南 浦 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
别 董 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别 离陆龟蒙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
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
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
下面是他们的具体解释 。










一: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感情或相思之情 。
叙写朋友间深挚情意,主要通过典型的场景语言,声音、动作、或想象来传达离情别意 。
如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东》、李白诗《送友人》、白居易诗《南浦别》等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浥,湿润的意思 。
客舍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是离别的象征,它们通常和离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
今天由于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 。
这是一场深情地离别,而非“黯然销魂”的离别 。
诗句中的“轻尘”、“青青”、“新”等词语轻柔明快,加强了轻快富于希望的情调,以乐景衬挚情 。
这首诗精心选择了离别的典型场景—雨后柳色青青的渭城来烘托气氛,并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的劝酒词来抒情达意:离别的依依不舍、深情体贴的叮咛及殷殷祝愿,化作一句“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
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达到了顶点,强烈而深沉 。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赏析:诗歌的首联点告别的地点,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并肩缓辔,不愿分离 。
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潺潺而过 。
这两句“青山” 对“白水”,“北郭”对“东城” 。
“横”字勾勒青山的静态,“绕”字描写白水的动态,景色廖廓秀丽 。
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仗 。
颔联、颈联切题,写别离的深情 。
此地一别,离人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 。
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 。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诗人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迹,以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隐喻使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是分离时的动作,“班马”是离群之马,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
以马鸣萧萧,烘托出缱绻情意 。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赏析:诗作开头写“渡头杨柳”点明送别之地并烘托送别气氛 。
行客稀少现环境的冷清,反衬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 。
二句中“向临圻”写归江东,点题 。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诗人恋恋不舍,望大江两岸,春满人间,芳草鲜美,桃红柳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