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书信寄情的诗词

表达书信寄情的诗词

形容书信的诗词展开全部落花时 纳兰容若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
虞美人 纳兰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
闲阶小立倍荒凉 。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
...
【含有写书信的古诗词各抒发什么情感】作业帮1.思乡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李白《月下独酌》3,思念爱人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4,表达人生的沧桑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豁达从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6.表达离别之苦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寄情于景的古诗词【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 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就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时,借景抒情之作.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雨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借月抒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看见天上的明月,低下头思念故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美景何时有,手捧 酒杯问青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吹绿了江 南岸,我何时能 在明月照耀下回 到故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 连着海水,海 上的明月与潮 水一同起落
古人朋友之间书信往来的诗词分析展开全部 书信大行天下与造纸术的发明有关 。
一管狼毫(无狼羊亦可)、一纸素笺,写不尽上下古今多少事;一声问候、一声呼唤,寄不尽山长水远相思情 。
古代关山阻隔,交通不便,通信便成为亲人与亲人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联络的重要方式 。
即使是近在咫尺,古代闺训也不允许怀春少女踏出闺门半步 。
粉墙高阁,雕栏重帘,遮断了多少佳人梦;书生寄语,小姐题诗,演绎了多少传奇事 。
“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这些寄托古人美好愿望的大团圆式的结局,其中的反反复复,曲曲折折,还不是书信为双方连起了红线 。
山高地远,鸿雁传书;江头河尾,鱼传尺素,在浩如烟海的古人书札中,蕴涵着多少浓浓的亲情和厚谊 。
“大人尊前,叩请金安”,“惠书敬悉,思意绵绵”这是游子对父母的思念;“接获手书,快慰莫名”,“别来良久,甚以为怀”,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牵挂;“海天在望,不尽依依”,“纸短心长,甚为至念”,这是友人对友人之间的关切;“别后萦思,愁肠日转”,“春寒料峭,善自珍重”,这是怨女对旷夫的企盼 。
即使是革命领袖,在书信中也念念不忘敬师之情 。
“诲谕勤勤,感且不尽”,“世局多故,为国自珍”,便是毛泽东信中致师之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