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有感怎么写?( 五 )


阿廖沙不喜欢外祖父 , 外祖父年轻时 , 曾在伏尔加河上拉纤 , 后来开染房 , 上升为小业主 , 阿廖沙来到时 , 外祖父的家业已开始衰落 , 外祖父也变得愈加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阿廖沙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生活了好长时间 , 但是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并没有局限在外祖父的家庭里 。后来经过种种痛苦和磨难后 , 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 , 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继父不知去向 , 母亲也病倒了 , 很快就离开了人世 。阿廖沙埋葬了父母以后 , 外祖父就说:“喂 , 阿廖沙 , 你到人间混饭吃去吧!”于是他便到人间去了 。
我读完了《童年》后 , 觉得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你看 , 阿廖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啊!这么多困难都动摇不了他 。你们不信就亲自去看看他到底是怎样过来的吧 , 你们一定会感动的 。我们在生活中也有像阿廖沙一样的孩子 , 希望大家要向他学习 , 克服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

读童年有感怎么写?


读童第周爷爷的故事有感
泾县英特小学 五(1)班
陆蓉
指导教师:徐春英
童第周爷爷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 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他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由于家境贫寒 , 他小时候只能跟在父亲后面学习一点文化知识 。有一次 , 童第周爷爷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 , 感到很奇怪 , 就去问父亲石板上的小坑是谁凿出来的?父亲告诉他说:“这不是人凿的 , 这是屋檐上的水滴下来敲的 , 屋檐上的水看起来很柔弱 , 但是天长日久 , 不断地滴 , 不断的滴 , 就把坚硬的石头滴出坑来了 , 甚至还会把石头滴穿呢!”父亲的一席话 , 对他的触动很大 。他看着屋檐下的石阶 , 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
后来他父亲终于在他17岁时送他去上学了 , 一开始他感到学习特别吃力 ,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他的平均成绩才45分 。学校责令其退学或留级 。经他再三恳求 , 校方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此后 , 他就常常与“路灯”相伴:天蒙蒙亮 , 他就开始在路灯下读外语;每天夜晚熄灯以后 , 他还在路灯下自修复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 , 到了第二学期期末 , 他的平均成绩终于赶了上来 , 达到70多分 。
后来童第周爷爷在28岁的时候 , 因为得到亲友的资助 , 去了比利时留学 。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 。当时中国贫穷落后 , 在世界上一点地位都没有 , 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 , 他经常受到外国留学生的讥笑和嘲讽 。但是童第周没有跟他们争辩什么 , 而是暗暗下定了决心 , 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那时候教授正在做一项实验 , 需要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 。这种手术非常难做 , 教授自己做了几年 , 都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 。童第周却不声不响 , 刻苦钻研 , 最后终于做成功了 。教授兴奋地拍着他的肩膀对其他同学说:“童第周真行!” 。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整个生物学界 。他向世人证明了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