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住在鸟窝里的小鱼怎么写?( 三 )


【活动反思】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也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追求教研的有效性 , 不是指某一次教研活动 , 而是体现在每一次的日常教研活动中 。
一、日常教研问题来源于教师的实践
研究问题是教研的出发点 , 也是教研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和灵魂 , 真正有效的教研一定是针对问题来的 。我们将来自第一线的问题 , 是教师真正存有疑惑、亟待解决的问题 , 在教研活动中进行研讨 , 运用集体的智慧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 对教师改进教学有帮助 , 教师易于接受 , 有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由于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 教师对这些问题有较为直观的感受 , 教研能够开展更深入的探讨 。让每一次教研活动教师都有所收获和提升 , 以此达到教研的目的 。
二、在日常教研中让教师有备而来
我们在每次教研活动开展的前一周会向教师公布教研预案 , 请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对预案中的“问题”进行预先思考 , 使教师有准备的'参加教研活动 。因为有了前期的实践与反思 , 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能积极的与同伴互动 , 提出自己的见解 , 同时 , 也能对同伴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 从而获得相关的经验 。渐渐教师养成“先思考在研讨”的习惯 , 发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 发言水平不断提高 , 促使教研活动更有成效 。
三、教研形式与教研内容匹配
多样化的教研形式有助于推动日常教研的有效性 , 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我们在探讨多样化的教研形式的同时 , 根据教研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教研形式 , 从而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 。例如:我们采取的“中心发言 , 群体互动”的教研形式 , 中心发言即保教主任围绕主题进行预先准备 , 包括收集资料、梳理经验、准备主题发言等 。群体互动即参加教研的教师围绕主题进行预先思考 , 在教研活动中于中心发言的保教主任互动 , 从而达成共识 。
我们在四月中旬开展的健康领域活动的研讨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 中心发言人首先针对《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与教师一起进行回顾 , 然后以一名教师在教学中的目标进行研讨 ,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 以点带面 , 使全体教师明确了目标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教学环节的实施与开展 , 各年龄段幼儿在健康领域的目标应如何定位 。在活动目标上达成共识之后 , 将教师在开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困惑与教师逐一展开讨论 , “不同年龄段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如何创新”是全体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 , 帮助教师梳理已有经验 , 进一步提升教师对游戏本质和幼儿游戏特点的认识 , 在此基础上有了更多的想法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