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活动:蚯蚓来到我们班怎么写?( 四 )


活动二:蚯蚓的特征"蚯蚓走路真有趣,我们学学吧!"孩子们说 。这时许多孩子都学起蚯蚓走路来,高鑫说:"我们把手伸到头顶上吧!""真有意思呢!"孩子们一起学高鑫把手伸到头顶上做蚯蚓 。
我问:"蚯蚓长的什么样?""蚯蚓长的像个蛇了,细细的、圆圆的 。""粗的一边是蚯蚓的尾,细的一边是它的头部 。""被踩断的蚯蚓活了 。只有头得那条长得快,只有尾的那条长的慢 。"教师介绍:蚯蚓的身体细长,圆圆的、光滑、柔软;全身由许多环节组成,头较尖,嘴长在身体最前面 。它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没有脚,是靠身体的一伸一缩向前移动的 。
新>明确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孩子们对蚯蚓的构造只是了解表面的,对一些深入的问题他们并不能做一个很好的回答 。所以,教师作为他们的引导者,鼓励孩子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同时也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进行了情感交流和行为上的学习 。
蚯蚓的用途 。
"看,黑土黄沙搅和了,土里还有缝隙 。蚯蚓能松土!""蚯蚓是好人?""蚯蚓是庄稼的好朋友,它能松土!"教师简单介绍蚯蚓的其它本领(蚯蚓能预报天气,粪便可做肥料等).
在探索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一直在旁边观察着,孩子们是这个活动中的主体,幼儿在尽情的谈论中,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学着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在玩中发现的问题 。于此同时,孩子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交往、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这样的探索也能让孩子真正感到轻松和愉快 。
蚯蚓爱吃什么?
孩子们每天去看望瓶子箱子中的蚯蚓,给他们洒点水,放些叶子、米粒、饼干 。几天后,大家有说开了:
"看,黑土黄沙搅和了,蚯蚓吃泥土呢!""蚯蚓也吃叶子 。""还吃饼干呢?"教师介绍:蚯蚓每天靠吞食大量的泥土,将泥土中的腐叶和很小的生物吸收,然后将泥土排泄出来 。这样能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利于自己的自长 。
科学活动体现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教师应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现象,支持、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多探索 。将老师的经验直接灌输给他们,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反思与启示
1.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首先,我们应创造一个安全、愉快、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敢于提出问题,对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其次是师生共同探索,寻找解决方案 。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幼儿会在生活中遇到许多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介入和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