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诗词( 十 )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
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 。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牧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
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
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
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
4、学生反馈并质疑 。
(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铺,铺开 。
弄,逗弄 。
饱饭,吃饱了饭 。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
4.全班齐读此诗 。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
)(五)感...
人教版小学语文1展开全部【小学一年级】一去二三里 北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画 清.高鼎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村居 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所见 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小池 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小学二年级】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山行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赠汪伦 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宿新市徐公店 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绝句 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小学三年级 】小儿垂钓 清.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夜书所见 南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