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掩耳盗铃》有感怎么写?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成语故事,对所有的故事都有所感触,它们让我懂得许多人生道理,其中有一篇叫做《掩耳盗铃》的故事着实让我受益非凡 。
有个小偷,到一户富人家偷到一个铜铃铛,他一边往外跑,铃铛一边在他怀里响 。小偷便用自己的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只要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也听不见 。结果可想而知,他被抓住了 。
这则故事表面上是说一个盗贼为了偷一个门铃而进行的一次愚笨之极的举动,实际上包含着更深刻的意义:小朋友们不能做那些不正当的事情,做坏事只会像那愚蠢的小偷一样,让清脆的门铃声响个不停,欺瞒不了世人,更逃避不了法律的制裁 。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光芒照耀着我们 。为了自己的明天,也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千万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情 。
简评:小同学首先介绍了故事的内容,接着讲自己懂得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和今天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人觉得很有意义 。此外,本文词句精炼,让人感觉到小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
《掩耳盗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溜到了一座大庙,看见了一口又大又漂亮有精致的大钟 。他想,这么大一口钟,一定能卖很多钱 。于是,他打起了“偷”的主意 。他想把大钟搬走,可是他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大钟却纹丝不动 。他苦思良久,终于想出了办法,把大钟打碎,一块一块地拿走 。于是他找来锤子使劲地砸那口钟 。“呯!呯!呯呯……”可震痛我的耳朵了!这样不是在告诉庙里的和尚我在偷钟吗?于是他找来东西堵住耳朵,果然听不到了,但是却招来了一帮和尚,抓住了他 。
看了这个故事,我一边笑一边想:这个人怎么这么傻呀?其实这种自欺欺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却千方百计找理由掩盖的行为我们也有过 。
比如,我平时看到了一些优美词句,但不懂是什么意思,自己就瞎编一个解释,自以为讲给不懂的人听了,就显得我很有学问 。却不曾想到,明白人听了会笑我们信口开河 。因为这个解释根本是驴头不对马嘴啊!
又如,我们写老师留的作业,一来避免出错,二来想偷懒,就直接抄答案来应付老师 。尽管只有我们认真读题就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可我们还是要就自己欺骗自己 。
《掩耳盗铃》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待学习,我们应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懂不要装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

读《掩耳盗铃》有感怎么写?


《掩耳盗铃》出自《中华成语故事》 。它的意思是捂着耳朵偷铃,以为自己听不见就以为人家听不见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
那个“聪明”的小偷很笨,非要把那造型和图案非常精美又很值钱的铜钟砸碎搬走 。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他想的是:“如果把耳朵堵住,自然就听不到砸钟的声音了 。”于是他便堵上耳朵砸了起来,可是他的耳朵堵上后听不见了,别人却都听见了,所以最后小偷被抓了 。声音确实是耳朵听见的,但是光堵住自己的耳朵怎么可以阻止别人听到声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