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五年级优秀读后感怎么写?( 四 )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绿野仙踪》读后感
在女儿的强力推荐下,拿起《绿野仙踪》这本书,绿野仙踪读后感 。多萝茜他们的心愿实现了吗?是怎么实现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看完了这本书 。原指望那个“伟大而可怕”的奥芝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各自心愿,没想到历经各种磨难后,发现这是个谎言 。而他们结伴而行,患难与共的过程中,其实都显示了各自的智慧、友情、爱心、自信,这一切,并不是别人能够赋予的,而是自己在克服困难中慢慢形成的 。这正好验证了阿富汗的一句名言:智慧不是天公的恩赐,而是经验的结晶 。
最意外的是多萝茜的经历,原来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后,实现自己心愿的方法一直就在她的脚下 。那她不是白辛苦了?其实不然!没有这段经历,她怎么认识这些患难与共的朋友;没有这段经历,她怎么感受家的温暖;没有这段经历,她怎么拥有精彩的生命历程 。多萝茜的经历,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爱”的理由,对孩子这个不放心那个不放心,以至于每一件事情总为孩子安排得尽量周到,甚至到了包办的地步 。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 。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走自己的路,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读后感《绿野仙踪读后感》 。
女儿说在暑假中要写一篇读后感,就写《绿野仙踪》吧!我嘴上表示支持,心里其实很担心:二年级的学生能写出什么呢?果不其然,第一篇初稿出来了,故事的内容倒写得不错,可是感受就只有两句话: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受益非浅 。对一个第一次写读后感的二年级的学生来讲,也许这已经不错了 。我忍不住想大刀阔斧进行修改,转念一想:女儿写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交一篇令人满意的文章?当然不是!让女儿写读后感,是希望能够让她对故事的精髓有更深刻的理解,是希望多萝茜他们的经历,对女儿的心灵有所启迪 。就像多萝茜一样,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回家的方法就在自己的脚下,那她就没有这段精彩的旅程 。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我坚决不“代劳” 。于是,我利用谈话的方式,跟她讨论故事的细节,各个人物的成长变化,再引导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读这个故事的感受 。就这样,女儿在一次一次的修改中,基本完成了读后感 。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但就像王充说的“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如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最后完成文章并不是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切磋琢磨才是对女儿最有用的 。
心里很感谢当初女儿向我推荐这本书,它就像黑夜里的一点星火,当我不知不觉进入迷途的时候,让我重新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一本好书就是一缕阳光,女儿得益了,我也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