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初春诗词欣赏( 八 )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
绝胜;远远胜过 。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
唐 韩愈《晚春》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
唐 王涯《春游曲》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 。
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哪个? 唐·东方虬《春雪》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见:显现 。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
求陆游的《鹧鸪天》诗歌赏析答案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词作鉴赏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 。
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 。
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 。
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一所墙院周围 。
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 。
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 。
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 。
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 。
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
三四两句,含意更深邃 。
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飞上飞下,自由翱翔 。
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
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并且词句对仗,工整严密 。
芙蕖是荷花的别名 。
“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 。
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
过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
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 。
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 。
“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 。
“浮生”二字,化用《庄子 。
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 。
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盎然喜情 。
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 。
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 。
太祖孝惠后族孙 。
年十七,宦游京师,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 。
熙宁中出监赵州临城县酒税 。
元丰元年(1078)改官磁州滏阳都作院,历徐州宝丰监钱官,和州管界巡检 。
崇宁初以宣议郎通判泗州,迁宣德郎,改判太平州 。
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居苏州、常州 。
宣和元年(1119)致仕 。
七年,卒于常州僧舍,年七十四 。
《宋史》、《东都事略》有传 。
今,词章著有《应湖遗老集》九卷 。
曾自编词集为《东山乐府》,未言卷数,今存者名《东山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