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写法怎么样?( 六 )


一、抓自己 。
我们大家都知道“强将手下无弱兵”也晓得“打铁需自己身板硬” 。所以,我很注重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 。简言之,我要求自己在平时做到两个“别浪费” 。
1、 不要浪费时间 。时间是构成我们生命的材料,单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就应该珍惜 。著名的语文教研员余映潮老师的“八种苦做法”我们学不来 。但我却做到了每天读几篇文章,两天写一篇生活随笔 。我让阅读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 。这样既为我“吃透”教材奠定了基础,也为我的课堂教学引来了源头活水 。
2、 不要浪费失败 。别人看重成功,我则看重失败 。因为成功只是暂时的,他只代表过去,不代表将来和现在,但失败却代表着自己的不足,他将影响着自己的现在和将来 。所以,我提醒自己“别浪费失败” 。每一次失败除了我都能乐观的接受外,更多的是有反思之举和弥补之措 。坚决把失败培养成成功的亲娘 。这一点,相信同仁们比我做得好,我就不在这里多赘述了 。
二、抓学生
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教学上的重头戏,抓住学生也就抓住了教学成绩 。大话美言咱这里不谈了,道理谁都懂,具体操作最重要 。我想在坐的同仁都有自己的招数 。我抓学生的经验只有十二个字,乃是“关心全体学生,关注几个学生 。”“关心全体学生”就是热爱学生喜欢学生,我们知道人心都是肉长的,四两换半斤 。但在我们师生之间可以说“四两换斤半” 。为此,只要我们关心全体学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我们的 。
爱屋及乌,自然就会喜欢我们所教的语文 。只要喜欢了就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动力,还怕语文学不好吗?再就是要做到“关注几个学生”,我的言外之意就是培养咱们自己学科的领头雁 。有了优秀生,也就有了学习语文的助推器 。大家肯定有同感吧!至于具体怎样做到“关心全体,关注个别”,方法应因人而异,但原则只有一条,乃是“刚柔并济” 。
多年的教学使我自己体验出了: 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柔是一种收敛,一种宽容,一种真爱,一种魅力 。多年 抓学生 经验告诉我,人无刚则不能自强,不能自强则不能成功;人无柔则没有亲和力,没有亲和力则会陷入孤立 。所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该“刚”时则不能心软,该“柔”时则不能心狠,总之,应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
三、 抓教学
课堂教学,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立足文本,着眼于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语言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在我的具体教学中做到了“四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