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年的语文教案写法怎么样?( 五 )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教唱《过新年》 , 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 。体验过新年的欢愉氛围 。2.引导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 会歌曲《过新年》 , 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 , 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 , 掌握好节奏的变化 。并引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准确的为歌曲伴奏 , 培养学生的创编意识 。
【教法】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 , 要上好每节音乐课 , 充分调动学生的欣赏兴趣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 。音乐不是一门孤立的艺术 , 要对音乐作品本身以及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深入的挖掘 , 多元化的展现 , 才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 , 教学时我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设计本课过程的 。
【教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各种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师生在《新年好》的音乐声中一起进入教室 , 落座 。
师:同学们我们快过新年了 , 过新年时你们高兴吗?(高兴)过新年的时候我们都做些什么呢?
生根据往年的过年经历畅谈过年的情景 。(相机播放课件全国各地欢庆新年) 设计意图: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的一些风俗习惯做一些介绍 , 同时激发学生兴趣 , 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歌曲意境中 , 起到引入课题的作用 。
今天我们就在歌声中感受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过年的喜庆气氛 。
二、学唱新歌
1.初听歌曲出示图谱 :
《过新年》这首歌也有鼓的声音 , 谁能听出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
让学生质疑 , 除了鼓的声音还有锣的声音 , 出示鼓、锣 。“歌中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打击乐器?”(出示课件认识鼓、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 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聆听 ,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
学生聆听音乐 , 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和头 。2.听完 ,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用咚咚咚咚咚的声音模仿鼓点节奏 。
听到鼓声就用敲鼓的动作表现出来 。
用“锵“的声音来模仿 , 并拍掌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 , 懂得这些乐器(锣、鼓、镲)能给歌曲增添喜庆的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