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识题

古诗词常识题

【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作业帮古代诗词鉴赏是这几年高考试卷必设的一个考点 , 经常考查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考诗词常识.它包括作者的姓名字号 , 诗词的写作时代 , 作品的体裁、题材 , 以及诗词中涉及到的常识.2.考词句理解.这主要是对词句的诠释、疏通 , 以及把握这些词句在诗词中的语境义或蕴含义.用了比喻或比拟等修辞手段的还要体会其表现义.3.考整体鉴赏.既有任选角度的鉴赏 , 也有规定角度的鉴赏.它一般涉及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 或者要求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 领会诗词的旨意及深刻的内涵.4.考延伸的联想、想象.也就是对诗词内容作适当延伸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考查.如就“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诗 , 问你如何领会“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 这种考查 , 考生就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意境 , 领会这个“闹”字如何把新春来临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写活的 , 不联想想象是无法鉴赏
古诗文阅读题目10篇及答案展开全部 阅读诗歌 , 完成习题 。
练习1 渡汉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绝 , 经冬复历春 。
近乡情更怯 , 不敢问来人 。
1 , “岭外”一般是指 地区 , 由此看来宋之问诗的一二句是写  , 三四句是写。
2 , 本来应该是“近乡情更切” , 可作者为什么“近乡情更且”?这种手法叫什么手法?其作用如何?请作具体说明 。
[作者]宋之问(约656—712) , 唐诗人 , 曾先后事奉张易之和太平公主 , 后贬钦州 。
诗多歌功颂德之作 , 文辞华靡 , 对格律诗的形成、完备颇有影响 。
他在放逐中的诗歌能够表达真切感受 , 写得比较平实自然 。
[相关历史地理知识]钦州:隋开皇十八年改安州为钦州 。
唐时辖地相当于今广西钦州、灵山等地 。
岭外:又称岭表、岭南、岭峤、岭海 , 是指五岭(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座山岭的总称)以南地区 , 唐代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地区 。
当时岭南是蛮荒之地 , 也是唐、宋时流逐官员的地方 。
汉江:即汉水 , 长1532千米 , 流域面积17.43万平方千米 , 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
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蟠冢山 , 自西向东流入湖北后在武汉注入长江 。
[简解]具有一定的常见(常见)的文化和历史地理知识 , 对于理解古文、古诗 , 是很有作用的 。
我们知道了“岭外”的知识 , 便自然知道“岭外”指的就是“五岭以南”地区 , 而这个地区原本是唐、宋流放地 , 就能准确解答第1题了 , 答案为“五岭以南地区” 。
知道了“汉江”的位置 , 就可以知道作者在由南向北行进 , 从而知道史的1、2句是追述贬官岭南的情况 , 而3、4句是写作者临近家乡时的心情 。
再看1、2句和3、4句之间 , 实际上有因果关系 。
因为贬官到遥远的岭南 , 很就没有得到家乡、亲人的音信(“音书绝”) , 对于亲人的近况一点也不了解;因此临近家乡、临近旧居的时候 , 内心忐忑不安 , “不敢问来人” , 生怕有什么意外 。
这一心理描写 , 真是惟妙惟肖、意味悠长 。
长期贬谪天涯 , 一旦赦还家乡 , 自然是兴高采烈的 , 作者却反而胆怯起来了 。
这无疑是反衬手法 , 以此来反映他的矛盾心理 , 突出他强烈而深切的思念、关爱之情 , 这一手法是很巧妙的 。
由此看来 , 我们必须具有常见的历史地理知识和较强的联想能力 , 必须首先把诗歌看懂读透;然后在按照题目要求 , 有的放矢地分析、解答 。
[参考答案] 1 , 五岭以南地区 追述贬居岭南情况 回归近乡时的心情 2 , 因为贬居岭南“音书断” , 不知家里情况 , 有种种疑虑 , 心情十分矛盾 。
这是映衬手法 , 更能表现出深切的思念、关爱之情 。
(意思对即可)练习2 马嵬驿 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 , 人间亦自有银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