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闲逛的诗词( 三 )


字里行间 , 倾注了苏轼对周瑜的由衷赞赏 。
崔宗之 , 相貌之英俊潇洒 , 诗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一诗中对他的描述为“宗之潇洒美少年 , 举觞白眼望青天 , 皎如玉树临风前” , 有一个成语叫做“玉树临风” , 用来形容人像玉树一样风度潇洒 , 秀美多姿 , 就是出自“皎如玉树临风前”这句诗 。
诗人一开口就是“宗之潇洒美少年” , 称赞他是美男子 , 气质不凡 , 潇洒翩翩 , 赞叹之情犹如江水般绵绵不绝 , 究竟他有多么美有多么帅呢?“举觞白眼望青天 , 皎如玉树临风前” , 他豪饮之时 , 高高地举起酒杯 , 用白眼仰望青天 , 睥睨一切 , 旁若无人;他喝醉之后 , 身姿飘摇 , 宛如玉树迎风摇曳 。
他潇洒的醉态 , 俊美的丰姿 , 前无古人 , 后无来者 , 当真是酒八仙之中最风流倜傥的 。
用今天的话来说 , 估计就是“帅呆了”“酷毙了” , 走到大街上 , 随便都能迷倒一片女生 。
玉树临风 , 这个几乎专用来形容美男子的成语 , 就出自他身上 , 可见他美的程度 。
李白的《夏日山中》刻画出一位豪放不羁、无拘无束的林中乘凉者形象 。
夏日炎热 , 即使在荫翳蔽日的山林间 , 仍需要摇扇消暑 , 所以诗人手拿“白羽扇” 。
也正是因为夏日 , 人多慵懒散漫的情绪 , 所以诗人有扇也懒得摇动 。
山林中过往的行人稀少 , 诗人索性解开衣襟 , 袒露着身体 , 脱下头巾、帽子 , 露出头顶 , 以沉浸在山中凉爽的环境中 。
“懒摇白羽扇 , 裸袒青林中”二句中通过一个“懒”字、“裸”字 , 突出了诗人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形象 , 有魏晋隐士风度;同时 , 袒胸露顶 , 栖身林下 , 大有解除尘累 , 反归自然的情趣 。
李白是狂放不羁的 , 他可以自称“楚狂人” , 还“凤歌笑孔丘” , 说自己本来就像楚狂接舆 , 高唱凤歌嘲笑孔丘 。
据载 , 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 。
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 , 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 , 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车 , 想和他交谈 , 接舆赶快走开了 , 歌意在嘲笑孔子迷于做官 。
李白以楚狂自比 , 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 。
但结合李白的身世经历来看 , 李白是崇尚积极入仕的 , 和楚狂隐而不仕的人生态度截然相反 。
李白在这里自称“楚狂”实是借以表现自己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痛苦 , 而“笑孔丘”中的“笑”则郁结着李白一生的辛酸与愤懑 。
从这方面看 , 此二句并非是李白自比楚狂 , 嘲笑孔丘 , 而是以孔丘自比 , 托孔丘以自伤 。
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却久》“日日花前常病酒 , 不辞镜里朱颜瘦”两句 , 勾画出一个借酒浇愁的词人自我形象 。
“日日病酒” , 可见惆怅之深之重;“朱颜瘦”正是“日日病酒”的必然结果;既然醉酒已经致使身体痛苦 , 那么就不要饮了罢 , 但词人却冠以“不辞”二字 , 愈见感情之执着 , 正是“虽九死其犹未悔” 。
“不辞”二字所表现的是一种虽殉身而无悔的情意 。
饶宗颐先生评此二语“鞠躬尽瘁 , 具见开济老臣怀抱” , “鞠躬尽瘁”出自感人泪下的《出师表》 , 用到这里说明冯延巳的悲苦不是个人的闲情 , 而是为天下 , 为国家 , 为黎民 。
冯延巳刻画的是一个甘愿承受愁苦并再所不辞的愁者 , 而黄景仁的《癸巳除夕偶成》一诗 , 也是写一个心有愁闷忧虑之人 。
“悄立市桥人不识 , 一星如月看多时”两句 , 写诗人因“忧患”情绪而产生的独特行为 , 刻画出一个忧心忡忡而又孤独寂寞的人物形象 。
诗人独自站在小桥上 , 默不作声 , 只是凝望着天空 , 盯着一颗星星看了多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