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眼界 诗词( 四 )


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 。
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 。
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 。
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 。
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 。
(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 。
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 。
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知道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 。
西望长安,东指吴会,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可测,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高不可攀 。
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呵,各人...
跪求诗词 无论古今中外 篇幅稍长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
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
“公主琵琶”是指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 。
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那么夜晚又如何呢?三、四句接着描绘: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
景象是多么肃穆而凄凉!“行人”,是指出征将士,这样就与下一句的公主出塞之声,引起共鸣了 。
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 。
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 。
以上六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 。
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 。
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 。
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人”呢?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力量 。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谁不想班师复员呢?可是办不到 。
“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 。
据《史记 。
大宛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 。
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 。
”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 。
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 。
下面一句,再接再厉 。
拼命死战的结果如何呢?无外乎“战骨埋荒外” 。
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 。
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 。
” “蒲桃”就是现在的葡萄 。
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今阿拉伯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 。
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陶”和“苜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 。
这里“空见蒲桃入汉家”一句,用此典故,讥讽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是什么呢?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