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诗词文化

成都诗词文化

有关成都的诗歌成都曲年代:唐 作者:张籍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注释】 这是张籍游成都时写的一首七绝,诗通过描写成都市郊的风物人情和市井繁华景况,表现了诗人对太平生活的向往 。
因为这诗不拘平仄,所以用标乐府体的“曲”字示之 。
竹枝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七绝】 类别:【】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诗文解释】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 。
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
...
求:与成都有关的古代诗词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张籍《成都曲》 锦江近百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杜甫《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杜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
《明河》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陆游《成都行》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 。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
青丝金络白雪驹,日斜驰遣迎名姝 。
燕脂褪尽见玉肤,绿鬟半脱娇不梳 。
吴绫便面对客书,斜行小草密复疏;墨君秀润瘦不枯,风枝雨叶笔笔殊 。
月浸罗,清夜徂,满身花影醉索扶 。
东来此欢堕空虚,坐悲新霜点鬓须 。
易求合浦千斛珠,难觅锦江双鲤鱼 。
陆游《成都书事》 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 。
烟柳不遮楼角断,风花时傍马头飞 。
芼羹笋似稽山美,斫脍鱼如笠泽肥 。
客报城西有园卖,老夫白首欲忘归 。
...
中国传统文化——诗词,快!展开全部 1、春节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总把)2、中秋《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3、重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清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日赐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
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