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房间适合挂什么诗词( 二 )


……”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 , 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 , 展开丰富的遐思 。
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 , 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 , 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 。
“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 , “那花朵 , 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 , 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 , 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 , 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三)新颖巧妙的构思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 , 还是在深刻性上 , 都远不如成人诗歌 , 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 。
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 。
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 。
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 , 在同类题材的情感挖掘上并无太大的创意 , 但却依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 。
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巧妙的构思模式 , 达成了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 。
又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 , /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 , /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 , /在阳光中爬来爬去 。
/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 , /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 , /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 , /在微风中飞舞 , 飞舞 。
”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 , 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 , 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
(四)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 。
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 , 才能成为诗 。
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 , 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 , 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 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
如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 , /浪儿不笑了 。
/深夜里 , /大海睡觉了 。
/她抱着明月 , /她背着星星 。
/那轻轻的潮声啊 , /是它睡熟的鼾...
谁有古今诗词吟咏(或涉及)重阳,菊花的诗句菊花诗十二题 , 咏物兼赋事 。
题目编排序列 , 凭作诗者挑选 。
限用七律 , 不限韵脚 。
诗作皆署“雅号” , 即:“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枕霞旧友”(湘云)、“潇湘妃子”(黛玉)、“蕉下客”(探春) 。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 , 蓼红苇白断肠时 。
空篱旧圃秋无迹 , 冷月清霜梦有知 。
念念心随归雁远 , 寥寥坐听晚砧迟 。
谁怜我为黄花瘦 , 慰语重阳会有期 。
[注释] 1.蓼——水蓼 , 花小色红 , 聚集成穗状 。
苇——芦苇 , 花白 。
蓼红苇白时菊尚未开 。
诗中以菊拟所“忆”之人 , 所以说“抱闷思”、“断肠” 。
2.旧圃——去年的花圃 。
秋无迹——即花无迹 , 修辞说法 。
3.梦有知——谓唯有梦中能见 , 亦为写“忆” 。
4.“念念”句——意谓秋雁北归南飞 , 勾起自己无限想念之情 。
因传说雁能带书传讯 。
5.寥寥——寂寞空虚的样子 。
砧——与兴秋思有关 , 参见宝玉《咏白海棠》诗注 。
迟——不尽 。
6.为黄花瘦——黄花 , 菊花 。
语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自己孀居愁绪的《醉花阴》词“莫道不销魂 , 帘卷西风 , 人比黄花瘦” 。
用意有所不同 。
7.重阳——阴历九月初九 。
古人以九为阳数 , 二“九”相重 , 所以叫重阳 , 亦称重九 。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时 , 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所以说是相会之期 。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 , 酒杯药盏莫淹留 。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 , 冷吟不尽兴悠悠 。
黄花若解怜诗客 , 休负今朝挂杖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