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诗词意思( 二 )


子三四粒缀荚中,冬间荚老裂为两片,盘缩如花朵,子犹不落 。
其子如豆之细者而扁,色如点朱,珊瑚不能比其彩也 。
余索的合许 。
(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传说顾山,位于无锡、常熟、江阴、张家港四县(市)交界处,属江阴,它是在南宋时就形成的古镇 。
顾山高50余米,状如蹲猫回顾,故名 。
山上有古烽火台16处,山麓原有梁代古寺——香山寺,还有天香阁 。
顾山东北六七里,有红豆树 。
顾山红豆树,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所植 。
昭明太子萧统(501—503),是梁琥帝萧衍的儿子,爱好文学,曾在顾山香山寺观音院内文选楼编修《昭明文选》 。
现在天香阁遗址尚留有元、明、清残碑断碣,其中有清乾隆四年的《重修顾山文选楼碑记》和《重修昭明太子读书楼碑记》 。
又说红豆树址所在地原为庵堂,北宋时有一僧人从外地移来这棵红豆树,从此人们把庵堂称为红豆庵,所在村庄叫红豆村 。
《江阴县志》载:此树在元时曾一度枯槁,至清乾隆时复荫,咸丰六年大旱,此树结果累累 。
1918年,徐九镛写有《顾山访红豆树记》,1934年吴宜生写有《顾山红豆记》 。
红豆树原老树主干已腐朽,尚能看到直径1米左右的树干 。
现存绿叶繁茂开花结子的树,可能就是清乾隆以后再生的两析分枝 。
树高10米,冠荫周围50米,南分枝腰围1.23米,北分枝根部连枝腰围2.90米,上生三分枝,腰围分别为1.17.1.85.1.50米 。
大树南2米处,1982年生一新枝,高0.7米 。
南墙北,1983年又生一新枝,高0.45米 。
这两株新枝,均为大树的连枝 。
据查,红豆树曾在1937年结子一次,1956年也开花结子一次,1975年至1985年先后开花结子4次,其中1983年最盛,采得红豆子1600颗,1985年只采得7颗 。
这棵红豆树,每年5月1日左右发芽,13-20日开花 。
秋子熟,10月采摘 。
其叶如槐,其荚如豆子,大若芡肉,形如心房,颜色殷红微紫 。
古人以为相思的象征,故名“相思子” 。
1982年,江阴县政府在红豆树四周筑围墙,建成红豆院,庭院南北长18.16米,东西阔15.66米,面积270平方米 。
院内圆洞门向北,内置一条东西向走廊,廊壁置4个玻璃橱,陈列红豆子和名人为红豆树写的诗文 。
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有座红豆村,...
请问古诗《相思》的诗词意思是什么? 1.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2. 原文:相思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3. 评析:“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 。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 。
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 。
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 。
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 。
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 。
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
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 。
“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 。
”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 。
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 。
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 。
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 。
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 。
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 。
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 。
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 。
“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 。
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 。
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 。
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 。
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