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讲解古诗词?
主要围绕以下四点:
- 要找到诗题诗眼;
- 要善于引用典故;
- 要体会运用修辞;
- 要深化理解意境;
- 【诗眼题眼】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 ,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 , 极富表现力 。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 , 如用“肥”字写叶 , 不仅有多 , 大之意 , 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 , 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 , 如用“瘦”字写花 , 不仅有少、小之状 , 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 , 配合全词情调 , 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
- 【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 , 古诗词常引用典故 , 化用诗句 , 以丰富的内涵 , 引人联想 。鉴赏古诗词 , 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 , 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 , 尽荠麦青青” 。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 。此处化用 , 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 , 伤今怀古更深一层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 , 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
- 【修辞手法】
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 古诗词中 , 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 , 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 , 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 , 衬托等 , 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 , 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 , 领悟作者的感情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 , 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 , 以奇特的想象 , 巧妙的比喻 , 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
- 【深化理解】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 , 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 , 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 , 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 , 情感的熏陶 , 心灵的净化 , 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 。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 。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 , 以梅喻人 , 借梅抒怀 , 但意境不同 。从环境看 , 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 , 突出环境的凄苦 , 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 , 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 。从作者的感情寄托来看 , 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 , 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 , 独自承受狐独凄苦的主观精神 。
请帮忙,解释下面的诗词!谢了! 罗隐的诗作 , 历代称誉甚多 , 评述较少 , 而铨释者几稀 。
八十年代中期 , 蒋祖怡先生一开先河 , 选注了其中二百余首 。
笔者课余 , 曾有效颦之作 , 谨录几首如下 。
一孔之见 , 聊以引玉 。
(一) 桃 花 暖触衣襟漠漠香 , 间梅遮柳不胜芳 。
数枝艳拂文君酒 , 半里红欹宋玉墙 。
尽日无人疑怅望 , 有时经雨乍凄凉 。
旧山山下还如此 , 回首东风一断肠 。
桃花艳而易凋 , 入诗颇多 , 常喻作薄命佳丽 , 轻浮之姝 , 如“人面桃花相映红”、“轻薄桃花逐水流”等 。
本诗却是自喻之作 , 以“漠漠香”、“不胜芳”间道自己才华高超 , 而用“艳拂文君酒”、“红欹宋玉墙”自况文追相如、宋玉 。
后四句转而抒说自己的冷落凄凉 , 透示了无限的幽伤 。
《唐才子传》云:“(隐)恃才傲物 , 众颇憎忌 。
自以为当得大用 , 而一第落落 , 传食诸侯……颇多怨愤” , 于此诗可窥一斑 。
- 长高|十个长高的科学方法秘诀 怎样长高最快最有效
- 酸菜|怎样识别酸菜的好坏
- 炒牛肉|怎样炒牛肉嫩又好吃窍门
- 猪油|怎样熬出来的猪油比较白
- 人是怎样而来的
- 浇花|浇花见干见湿是怎样
- 玉沉
- 花生|花生怎样生花生芽
- 汽车|汽车的不干胶标牌怎样安全搞下来
- 移栽|移栽花卉怎样用生根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