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诗词八首》( 五 )


抽刀断水水更流 , 举杯销愁愁更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 , 明朝散发弄扁舟 。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 。
7.《无题》 李商隐 晚唐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 , 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 , 青鸟殷勤为探看 。
8.《相见欢》 李煜 五代南唐无言独上西楼 , 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 , 理还乱 , 是离愁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9.《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飞来山上千寻塔 ,  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
10.《苏幕遮》 范仲淹 北宋碧云天 , 黄叶地 , 秋色连波 , 波上寒烟翠 。
山映斜阳天接水 , 芳草无情 , 更在斜阳外 。
黯乡魂 , 追旅思 ,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明月楼高休独倚 , 酒入愁肠 , 化作相思泪 。
...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十首古诗加解释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附录里的10首古诗展开全部1.《赠从弟》(其二) 刘桢 汉末 亭亭山上松 , 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 , 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 , 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 , 松柏有本性!【译文】 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 , 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
风刮得是多么强大 , 松枝是多么的劲挺! 冰与霜正下的猛烈急骤 , 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初城阙(què)辅三秦 ,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 儿女共沾巾.译文:古代三秦之地 , 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
风烟滚滚 , 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
与你握手作别时 , 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 , 出外做官之人 。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 ,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 , 都像在一起 。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 , 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 , 彼此泪落沾衣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译文:追忆历史 , 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坚主;向往未来 , 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
一想天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 , 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
吊古伤今 , 我怎能不忧从中来 , 潸然泪下呢!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渭城早晨的细雨 , 湿润了路上轻微的浮尘 , 客舍旁边一片青翠 , 嫩柳色绿清新 。
劝您再喝完一杯酒 , 向西出了阳关 , 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唐弃我去者 , 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 , 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 ,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 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 , 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 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 明朝散发弄扁舟.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 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 , 面对此景 , 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
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 , 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 。
而我的诗风 , 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 。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 , 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 , 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
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 , 就忧从中来 。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 , 水不但没有被斩断 , 反而流得更猛了 。
我举起酒杯痛饮 , 本想借酒排遣烦忧 , 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 , 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 , (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