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万湾白石出( 七 )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
山居秋螟(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送僧归日本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
帝乡明月到,犹自梦渔樵 。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发翁,家还船移浦浦风 。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
风钓 程鹏翅 风吹水面浪偏高,直怨天公气不消 。
安能息怒还平静,钓条鲤鱼做佳肴 。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寻西山隐者不遇 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
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江头自浣纱 。
渔翁盼春 丁洪 蛰居茅室躲寒冬,忽见墙头柳色葱. 只待桃花红大地,金钩一副钓金龙 。
渔乐 丁洪 树上蝉莺奏,花丛蜂蟀鸣.世间交响乐,最美钓铃声.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橐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元结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 。
欢醉中,据湖岸引编巯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 。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春 。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洒舫 。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
长相思 陆游 云千重 。
水千重 。
身在千重云水中 。
月明收钓筒 。
头未童 。
耳未聋 。
得酒犹能双脸红 。
一尊谁与同 。
桥如虹 。
水如空 。
一叶飘然烟雨中 。
天教称放翁 。
侧船篷 。
使江风 。
蟹舍参差渔市东 。
到时闻暮钟 。
渔父二首 陆游 镜湖俯仰两青天 。
万顷玻璃一叶船 。
拈棹舞,拥蓑眠 。
不作天仙作水仙 。
长安免拜几公卿 。
渔父横眠醉未醒 。
烟艇小,钓车轻 。
遥指梅山一点青 。
渔父 吴镇 无端垂钓空潭心,鱼大船轻力不任 。
忧倾倒,击浮沉,事事从轻不要深 。
陵阳讼三门六刺滩 李白 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 。
石惊虎伏起,水状龙盘旋 。
何愁七里濑,使我欲投竿渔父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桧已胜攀 。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渔歌子三首 张志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作艋舟 。
能纵棹,贯乘流,长江白...
《西游记》读书报告可以分析人物的性格、文章的结构、细节、语言等...唐僧的愚昧无能和固执1. 第24回:那长老见了,战战兢兢,远离三尺道:“善哉,善哉!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明月上前道:“老师,此物叫做‘人参果’,吃一个儿不妨.”三藏道:“胡说,胡说!他那父母怀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来当果子?”清风道:“实是树上结的.”长老道:“乱谈,乱谈!树上又会结出人来?拿过去,不当人子!”2. 第27回: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 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 你快回去!”3. 第27回: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唐僧闻说,倒也信了……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4. 第40回:长老大惊道:“徒弟呀,这半山中,是那里甚么人叫?”……长老道:“徒弟,这个叫声,不是鬼魅妖邪;若是鬼魅妖邪,但有出声,无有回声.你听他叫一声,又叫一声,想必是个有难之人,我们可去救他一救.”……长老又怀怒道:“这个泼猴,十分弄我!正当有妖魔处,却说无事;似这般清平之所,却又恐吓我,不时的嚷道有甚妖精.虚多实少,不管轻重,将我搊着脚,捽下马来,如今却解说甚么过路的妖精.假若跌伤了我,却也过意不去!这等,这等!”……三藏大怒,哏哏的,要念紧箍儿咒,却是沙僧苦劝,只得上马又行. 还未曾坐得稳,只听又叫“师父救人啊!”长老抬头看时,原来是个小孩童,赤条条的,吊在那树上,兜住缰,便骂行者道:“这泼猴多大惫懒!全无有一些儿善良之意,心心只是要撒泼行凶哩!我那般说叫唤的是个人声,他就千言万语只嚷是妖怪!你看那树上吊的不是个人么?” 5. 第65回:只听得山门里有人叫道:“唐僧,你自东土来拜见我佛,怎么还这等怠慢?”三藏闻言即便下拜……原来是三藏声音,哭道:“悟空啊!我—— 自恨当时不听伊,致令今日受灾危.金铙之内伤了你,麻绳捆我有谁知.四人遭逢缘命苦,三千功行尽倾颓.何由解得哈屮难,坦荡西方去复归!……分析:唐僧,千个人对于他就有千种看法.有人认为他有胆识,认为他有才华,认为他很勇敢,认为他很虔诚;也有人认为他很胆小,很怯弱,很愚蠢.但是现在,我要说的只是我心目中的唐朝圣僧唐三藏.他固然有着他的优点:他懂礼仪,有才华,存慈心,明目标……可是,他也有着不能掩饰的缺陷:不识人才、愚昧无知、固执耳软……在第24回中明月清风为他献上了观内异宝人参果,但固执的唐僧不论明月和清风如何解释,坚持认为树上是接不出“人”的,这个是不满三天的小儿,出于出家人的“不杀生”和“慈悲”,他坚持不去食用.他又是不识珍宝又是愚昧可笑.第27回,他肉眼凡胎,不辨妖怪.明显是孙悟空救了他,他却愚蠢的认为行者是滥杀无辜.看见那妖怪的假尸首,他又被吓的战战兢兢.好容易相信了悟空的话,却被八戒的蠢话唬的耳软,念起了紧箍咒.最后,他还固执的说什么我要死就一定会死,你要救也救不得.明明从话中已经听出来他知道悟空救了他,还顽固的这么说.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俗话说过一过二不过三,你说唐僧被白骨精唬了三次了,看见那尸体吓了三次,他该相信孙悟空了吧?可不!第三次,他看见了那堆白骨,被行者一说总算是确信那是妖怪,又经不得八戒的一派胡言,再顽固地念起了紧箍咒.他还给自己的愚昧无知愚蠢的加上了“帽子”,说悟空是无心向善.最后,他索性舍弃了悟空.后来,在介绍自己的徒弟是悟能成了大徒弟,悟净成了二徒弟.而悟空呢?一直保护三藏的行者被固执的唐僧愚蠢的舍弃了.再后来,他遇红孩儿,遇后来的等等想要吃了他的变换过的妖怪时,那次不是愚蠢的善心大发,好心的悟空去除妖还被他固执的想法所训斥.这,难道不能令人看出他的愚昧和固执么?还有,在阅读西游记的许多时候,我们都发现唐僧对于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人是奈何不了的.特别是孙悟空,唐僧除了使用紧箍咒以外很难使他听从自己的话.或者说惩罚行者唐僧除了用紧箍咒之外救没有别的办法了.虽然悟空的确是不服管教,但是这也看出了唐僧的无能:他除了依靠外力完全没有办法使得他的徒弟服从.况且在遭遇灾难的时候他除了怪罪他的徒弟就是在那里哭诉,完全没有想过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不也说明了他的无能吗?然而,我们并不能就这样给唐三藏定义为愚昧固执无能.毕竟,所有人都不是一面的.纵观全书,关于他的种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