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春天的记叙文范文有没有?(12)


注意了以上3点,文字通顺,结构完整,一般可得中等分数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高三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潜力和优势,写出比较优秀的记叙文来呢?我提示几点供考生参考 。
第一,在弄清“题意”后,围绕“题意”在考场上迅速过一下自己的“人生电影”(以近期为主) 。譬如写《尝试》,考生可以这样问自己:这些时候,我有哪些“尝试”?熟悉的人中间有哪些“尝试”?这些“尝试”中,有哪几个最令我动感情?其中,又是哪一个最令我心潮起伏,在考场上想起来都很激动?于是,你就锁定“这一个”!这叫做“糊涂识别”,在走马观花中选定最惹眼、最勾魂摄魄的“生活之花”;也就是说,要在快速选材中丢弃“芝麻”抱“西瓜” 。记叙文必须以情动人 。考生自己不动情,写出来的文字焉能打动阅卷老师?1988年考《习惯》,许多优秀记叙文写了千差万别、各具光彩的“好外婆”和“好奶奶” 。这些考生的选材很聪明 。他们在感情的“敏感区”中进行了快速“优选”——爸爸,不如妈妈亲,“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不如妈妈的妈妈、爸爸的妈妈亲,因为隔代之间的情感格外无功利,格外刻骨铭心!从“宣传”效果上讲,这种“材料”也容易让阅卷老师为之共鸣,因为大部分中年老师会由此想到自己逝去或将要逝去的奶奶和外婆,心弦的共振便可想而知了!当然,我不是在此号召江苏考生都扑向“好外婆”、“好奶奶” 。我强调的是,要快速捕捉人类感情汪洋大海中最耀眼的“浪花” 。其他如“乡情”“师生情”“同窗情”“手足情”等等,亦是考生们值得去搜索和觅取的“领域” 。
第二,不要回到古代,不要复述经典 。这一问题,我在2004年阅卷结束后就强调过了 。然而后来仍然有相当多的考生重蹈覆辙 。为什么呢?一个直接原因乃是,如此操作相当省事,相当方便 。你考《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我就从近年来学过的《语文》教材和辅助教材中找,立马召唤到许多古代的山、古代的水,一会儿是李清照的“水”,“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会儿是李太白的“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会儿是苏东坡的“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写来写去,就是没有自家的“自来水”,没有家前屋后清澈的、或者被污染了的“水”1 2005年考“豹尾”,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一位古代大明星——项羽,他的乌江自刎确实是人生的“豹尾” 。可惜,大家都写得大同小异,阅卷者很快产生了“心理疲劳”,一看到“项羽”就发“毛”!近些时候,我发现有些同学依然喜欢到现代文阅读、古代文阅读、名言名句中找“材料” 。甚至到本试卷的现代文阅读中找“材料” 。这是很不明智的,这些“材料”多为经典,它可以帮助你提高综合素养,提高审美水平,但不能拿来“改造”为临场记叙文 。如果这么做了,一个直接的后果是选材“撞车”,再一个后果是隔靴搔痒,融不进自我,无法产生动情效应(譬如被某些考生视为“终南捷径”的“故事新编”) 。拿来作议论文的“事实论据”如何呢?也不行 。因为这些“材料”你知、我知,考生皆知,英雄所见略同,篇篇作文皆“点”此“睛”,这个“将”在阅卷老师的眼里便很快贬为“小卒”了 。我在七八年前提醒过考生,万万不可找那些“名人”(如袁隆平、王选)来“帮忙”;因为他们有名,一定会造成“追星族”,而“追星族”永远是没有个性的“陪衬”而已 。现在,这个问题还得再认真讲述一番,特别要讲给那些选择写议论文的考生朋友们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