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享学堂( 三 )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黄庭坚 (3)《再和答为之》 创作年代:宋 文学体裁:诗 作者:黄庭坚 (4)《武夷歌》 创作年代:宋代 作者:白玉蟾 字:如晦 (5)《西斋秋感二十首》 创作年代:宋代 文学体裁:律诗 作者:方回
荷芽学堂(诗词)是什么机构举办的展开全部 1、《七律·校庆感怀》 ——佚名 踌躇满志出黉堂 岁月峥嵘梦启航 母校华辰同聚首 门生庆贺共擎觞 欣闻学妹兴基业 喜见师兄作栋梁 晤别依依情无限 桑榆藻绘著雄章 2、《清溪颂》 ——佚名 踏进校门就认识了你,你的名字叫清溪 。
清溪呀,清溪,我永远的母亲,从此与你心连心 。
清溪呀清溪,79岁了,你依然年轻 。
79年的风风雨雨,你历经3次成长,终于长大成人 。
3、《远岫晴云图》 ——佚名 小草青青,小河弯弯,小路长长 。
蓝天白云下,小鸟飞过,暑色未浓,稻麦已黄 。
淡淡风中,阵阵歌声走着几个读书郎 。
田野上,送走了晚霞,迎来朝阳 。
留恋小小学堂,教会我从此去远航 。
4、《校园》 ——佚名 踏入校园,书香弥漫 。
一阵暖风吹拂身边 。
校园是诗,校园是画 。
校园是一条历史长河,校园是香山红叶似火 。
这里是诗的海洋,这里是花的乐园 。
我们在这里耕耘,我们在这里收获 。
我们的校园,是梦的天堂 。
5、《学校》 ——佚名 每天把你的名字挂在胸前,我能感受到你博大的爱 。
你永远是我的一片森林,我是一粒微小的种子,我的思想在你的呵护中发芽 。
每次仰望你的时候,你的肩膀就像一座木头房子,容纳了蓝天和白云 。
我曾想象我们能永远站在一起,所有美丽的清晨和夜晚,在你的脚下默默地醒来、 睡去 。
...
王力的《诗词格律》展开全部 自近体诗在唐代繁荣以来,做诗成为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从入塾时开始就训练做诗的技能 。
近体诗的规则也就通过口耳传授代代传承下来 。
从前的读书人,没有会不会做诗的问题,只有做得好不好的问题 。
所以古时候没有系统阐述诗律的著作传世 。
到满清末年废科举,至民国更兴学校,转为新式学堂教育,学生对诗之律则日益陌生了 。
本朝以马上得天下,不重文教,于传统文化更敝屣之,到文革之年,文化几乎已呈断统状态 。
很多人对流传下来的唐宋诗词虽心慕之,于诗词之规则则不甚了然 。
王力教授早年即著有《汉语诗律学》,意图建立汉语诗歌诗律体系 。
鼎革以来,又陆续出版《诗词格律》及《诗词格律十讲》诸书,对普及诗律起了重大作用 。
后两本普及型的小册子更是风靡于世 。
这对于使人们得以避免写作不讲音律的旧诗之病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
这个功劳是应该肯定的 。
但是物极必反,有一利必有一弊焉 。
《诗词格律》的流行至今已显出它的负面影响,产生了唯格律是尚的流弊 。
这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王力教授,但王力教授的诗律体系的一些缺陷,也确实与这种流弊具有一定的关系 。
王力教授是一位语言学家 。
他研究汉语诗律,主要是从语言角度进行的 。
对于汉语诗歌的文学传统方面,王教授极少涉及 。
这种研究本来就是片面的 。
因为诗律从来就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
离开了诗人们的实践,单纯归纳所谓诗律,是很难切中肯綮的 。
王力《诗词格律》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各种体裁等量齐观 。
无论五言、七言,也无论绝句、律诗,都是从同一公式推导出来的 。
而所谓律句,实际上是诗人在长期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声音和谐的句式 。
因此它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公式化的东西 。
举个例子来说,“平平平仄仄”有一个运用同样普遍的格式是“平平仄平仄” 。
这两个句式具有同等的功效 。
它们都是诗人们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律句 。
但在《诗词格律》里,由于后一个句子不符合王氏公式,被王力归为“拗句”,被解释成第三字拗而用第四字救 。
这显然只能看成是臆说 。
对于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在平仄上的差异,王力的理论不能加以合理的解释 。
因为那只能从文学史绝句的发展中去理解 。
再比如,绝句与律诗相比,格律较为灵活 。
即拿对仗来说,对律诗,它是格律,对绝句则只是修辞手段 。
再说平仄,绝句也远较律诗灵活,押仄声韵的绝句也较仄韵律诗多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