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后感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不能打败他 。”
——题记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 。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自身的局限 。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局限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 。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和与鲨鱼群搏斗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有勇气有信心敢于挑战自身局限的胜利者 。从世俗眼光和功利思想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空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 。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 。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妥协,没有向大马林鱼屈服,更没有向鲨鱼群投降 。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
小说中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宏伟大气的间架结构;既没有针锋相对的矛盾冲突,也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有的只是一位老渔夫、一条大马林鱼和一个深邃的大海,仅此而已 。那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老人与海》成为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世界文学名著?它凭什么使海明威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先生说得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按照张先生的逻辑,我想说,把通俗的题材写好就是不通俗;把普通的形象塑造好就是不普通 。纵观全篇小说,作者海明威始终是用一种写实的手法,简洁明快的文笔,把叙事的准确性与简洁性统一起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平凡而又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的“硬汉子”的老渔夫的形象,这无疑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下面笔者就粗浅地来分析主人公桑提阿果的形象 。
老人是乐观的,他不会因为那条被鲨鱼吞掉的大鱼而一蹶不振 。他还会兑现他的诺言吧——念几百遍的圣经 。但愿他心中的真主保佑他,“卖”给他无论多大代价都要“买”回的好运 。老人的故事还会继续么,他与他海洋中的兄弟们还会平静的生活么 。祝福他,会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