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写茶诗词( 三 )


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 。
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
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 。
晁君诚“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赢马乾残刍”,是以卧听马吃草的声音来刻画作者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 。
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
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做什么呢?于是有了五六两句 。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 。
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 。
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 。
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 。
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 。
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
“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 。
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
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
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 。
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 。
“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 。
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 。
“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 。
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
明朝的诗展开全部 临江仙 【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是非成败转头空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译文】 滚滚的长江向东流去,一代代英雄象浪花一样转瞬既逝 。
无论是非还是成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
青山还是和原来一样,却不知过去了多少日日夜夜 。
白了头发的渔夫和憔夫在江边上已经习惯了这世事的春夏秋冬酸甜苦辣 。
闲暇时,坐下来摆上一壶酒,谈笑着说起古今天下的往事 。
【注释】 淘尽:荡涤一空 。
渔樵:渔父和樵夫 。
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
【鉴赏】 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 。
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 。
“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 观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
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 。
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 。
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 。
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
此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
临江豪迈的英世伟业的消逝,像滚滚长江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拒,空留伟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