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问卷调查( 二 )
真实的课堂要有生成性 。
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
真实的课堂是常态性的,有待完善的 。
它无需课前大量的准备,课堂是常态的,课堂中有思想的碰撞,有相应的讨论,师生能相互生成许多新的东西 。
且课堂不可能十全十美,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它可以经过师生改进而完善 。
真实的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努力的教学过程 。
在过程中,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
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完善,是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次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
真实的课堂是真正回归语文,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 。
它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在字、词、句、段的密林中,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去关照语言文字,沉浸其中,品味再三,用简单的词语构建一个使心灵震颤飞扬的快乐过程 。
在这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提高 。
课堂是真正上好语文课的地方,教师应该老老实实地上好语文课 。
真实的课堂需要教师注重文本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有效地完成文本的解读和感悟 。
【古诗词问卷调查】
指导学生阅读每一篇课文,领会关键性的词语,揣摩限制性成分,理解警策性的句子 。如我们初读《孔乙己》,谁也不会介意结尾对孔乙己悲惨结局的叙述——“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可细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大约”“的确”的妙用 。
“大约”“的确”看似矛盾实不矛盾,“大约”说明孔乙己的死无人过问,他活在世上只是一块笑料而已,“如果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因此,他已成为社会上一个多余的人,反映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残酷现实 。
“的确”说明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他的悲剧正是受封建科学制度毒害极深的一批下层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 。
引领学生研读文段,体味语境,体味作者独到的语言运用艺术,如教《故乡》,认真研读文章开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 。
”句中的“横”字,本是极平常的字眼,当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仔细揣摩这段话后就产生顿悟,平常的“横”字不平常 。
“横”字活画出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渲染了气氛,为闰土的出场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 。
真实的课堂既重视典型文本,重视语言感悟,同时也重视背诵积累 。
我认为,多读多背,强化积累,培养语感,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升个体人文素养,这是值得传承的优良传统 。
熟读背诵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 。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认为,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加语文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
新课标也是重视背诵的 。
课文中规定了背诵的篇(首),还附录了课外背诵的60首古诗词,也要求任课教师向学生推荐 。
语文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积累过程中最重要的形式是背诵,尤其是古诗文不能不背 。
背诵各篇佳句,积淀古典文化,就能体会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
二、趣味的课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
”课堂教学关键在于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
而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 。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当考虑照顾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便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习的效率 。
而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 。
趣味的课堂从别致新颖的导入开始 。
导入新课是组织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好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扣人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新课导入的方式多种,教师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
我的新课导入方法有:故事导入、谈话导入、比喻导入、意境导入、引用导入、演示导入等等 。
如上《你一定会听见的》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多媒体显示鲜花盛开的图景 。
“同学们,你听过花儿开放的声音吗?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晨,一朵朵鲜艳的花儿,慢慢地,慢慢地伸长腰姿,舒展开灿烂的笑脸,一个,两个……蝴蝶闻香翩然飞来,蜜蜂羡美嗡嗡道贺,花儿们笑了,咯咯咯……你一定听风过,用心听,你一定会听见的,今天我们学习《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课文,走进那神奇美妙的声音世界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