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六 )


3、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形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小动物的意识和能力 。
5、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6、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 。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现自身生活,对每一事物提出为什么 。
2、在问题讨论会上,给学生提供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问题的机会 。
3、开展学生有兴趣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活动主题 。根据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生成主题 。
5、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
6、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活动方式开展活动 。
7、成果展示交流时,激励学生发挥个人优势表现自己的个性 。
五、课时分配
(略)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年的学习,五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特别是这个五(3)班的同学,学习纪律好,善于团结协作,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但是他们的研究能力还停留在网上查找资料的层面,缺乏动手实验探究的兴趣和方法 。其次,因语文、数学课业负担比较重,课余时间大多被繁重的家庭作业占领,学生对挤时间去开展实践活动感到很有压力,很辛苦,个别同学甚至感到厌倦 。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多和语数老师沟通协商,尽量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解脱出来,多留给学生自由实践锻炼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
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