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怎么写?(22)


其实对于这本名著的好,我也说不出太多 。一个是因为看的不仔细,再一个只读了一遍品不出味儿 。但是里面关于18世纪历史的小细节让我很感兴趣,最具代表的就是“华尔兹”这种舞蹈形式 。我印象中大上海百乐门里面民国上流青年好像跳的主要就是“华尔兹”,80年代各地流行的交谊舞也是“华尔兹” 。但是没想到这种时尚的舞蹈方式,其实起源于德国农民的即兴舞蹈 。而18世纪上流社会流行的是中世纪的那种“对舞” 。
上图是伊丽莎白一世和他男朋友的对舞,这种舞蹈形式流行了数百年,可以数对男女同时进行,经常会交换舞伴但身体接触较少 。步伐笨拙缓慢,手势固定有套路 。一个上层女孩子要学会这种标准舞蹈要花费很长很长时间 。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怎么写?】所以当“华尔兹”这种搂着腰快速转圈圈的舞蹈传入宫廷时,那些老古板都吓傻了 。他们觉得太下流了,步伐一点不成体统 。但是年轻人却非常喜欢这种奔放的舞步,渐渐地这种新舞蹈替代“对舞”就成了上流社会的标配 。尤其是我们一想到19世纪哈布斯堡的宫廷舞会,就会想到一对对盛装旋转的王子和公主,而不再是像照镜子一样的“对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