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发的诗词
李金发的诗歌地位应该如何评价李金发的诗歌,最早将象征性手法介绍到中国,善于将主观情怀的抒发寄寓于象征性的意象,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
李金发的诗歌又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表现复杂微妙的情境,这些手法的运用迥异于其他新诗,它拉开了审美意象间的距离,拓宽了思维想象的天地,对于新诗抒情艺术的建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
但是,李金发的诗歌受西方唯美主义影响浓厚,诗歌格调里颓废与神秘、晦涩与朦胧、感伤与悲叹交织,有时由于“食洋不化”,使得一些诗篇过于晦涩难懂,丧失了审美价值 。
自从黄参岛1925年在《美育杂志》上称李金发为“诗怪”后,文坛对其评价便是毁誉参半 。
有人誉其为“中国象征派诗人的先驱”,而有人则贬其诗歌“说话不顺” 。
对此李金发在诗集《微雨》的导言里有这样的解释(听听他的分析对评价他的诗歌更有帮助):“我如像所有的人一样,极力做序去说明自己做诗用什么主义,什么手笔,是大可不必,我以为读者在这集里必能得一不同的感想——或者坏的居多——深望能痛加批评——中国自文学革新后,诗界成为无治状态,对于全诗的体裁;或使多少人不满,苟能表现一切” 。
不过,李金发诗歌诸多的艺术新质,对于中国新诗艺术技巧的进步和读者鉴赏能力的提高又无疑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贡献 。
还是让历史去下结论吧!
麻烦赏析一下诗人李金发的《有感》,解读一下诗歌 。
如果把这首诗换一个文化背景的话,大概不会引起像当时那样的惊呼吧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郭沫若正酝酿着《女神》,闻一多正讴歌着《红烛》,大多数人还在沉浸于浪漫主义的氛围中时,李金发却在法国写下时人诧异的《为幸福而歌》,《有感》就是其中的一篇 。
《有感》这首诗充满了怪异的意象,这些意象之间的连接也没有明显的线索 。
整个诗就像一个难以索解的谜 。
一开头的“残叶”让我们想到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见到的类似的意象,如“晓来谁染霜林醉”中的“霜林”、“山山黄叶飞”中的“黄叶”,但接下来的“血”就让人感到一种不安了,而“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更不似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对死的阐释,所谓“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死亡只是人化为其他生命状态存在而已 。
李金发对生死的理解则充满了现代主义的味道,他看到生死贴得很近,生命在死亡面前不堪一击:“残叶”是“树叶”生命走向尽头的状态,其红如血,残叶的飘零使诗人想到生命的脆弱,死神是冷酷的,生命便在他轻轻一笑中消失,永不再来 。
生死的无常使人想要在有限的生命中痛饮狂歌,尽量享受在世的幸福,然而“裂喉的音/随北风飘散”,如在旷野般的孤独感驱使人去寻找慰籍,在互相依偎中取暖:“抚慰你所爱的去”,爱情似乎成为抵挡死亡恐惧和孤独感的最佳方式,然而诗人又怀疑人与人之间是否能真正进行心的交流了:“开你户牖/使其羞怯,/征尘蒙其/可爱之眼了 。
”长期的飘泊使人一方面渴望同情理解和爱,一方面又因对他人疑惧而羞怯,想固守自己的孤独 。
内心充满矛盾 。
李金发旅居法国多年,这种自身飘泊无依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与他对生命的理解相结合,又加深了他对“生命如寄”的感悟 。
爱情与生死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形成“此是生命/之羞怯/与愤怒么?”的感慨 。
最后一段与开头重复,形成一个圆圈,结构上的“圆圈”又和生命过程相对应,更加深了这首诗透骨的生命悲凉感 。
李金发的诗歌刻意学习模仿象征主义诗歌,想透过表面的世界去窥视另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不重视对外界的再现,而将视线“向内转”,挖掘意识深处、超越逻辑性很强的语言能表现的范围之外的东西,探讨生命、死亡、人性中的种种 。
其意义在于开拓了诗歌表现的领域(而这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使中国开始了现代主义诗歌的试验,增加了诗歌的朦胧美,其缺点是感觉的极度个人化阻挡了他人对其诗歌深入理解的途径,语言上李金发追求文言与欧化的结合,但显然他结合得不那么完美,这又增加了他诗歌的晦涩程度 。
从《有感》这首诗也是如此,他对生命、爱情的独特感悟虽然有一种颓废气息,但又有着一种智者的清醒,奇特的意象的运用(如“残叶”、“死神唇边的笑”、“半死的月”等)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给应该如何写新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他在语言冒险上的失误又给后来者提供了可贵的经验,这就是李金发文学史意义的所在了 。
- 为啥不减肥
- 舌尖上的花香
- 闹洞房
- 心中有『鬼』
- 诗人|唐代十大诗人排名,唐代最著名的十大诗人
- 李老爹出城
- 回来啦
- 读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有感怎么写?
- 电工述职报告如何写?
- 小学家长通知书教师评语如何写?